分节阅读 98(3/4)
“不知道他们招不招兵啊?”很多瓯越人心里想着或是公开讨论。
有这想法一读都不奇怪,这是没有民族意识的时代,一样是当兵打仗,那当然是想跟着待遇好的那一方了。
可惜的是没人听得懂瓯越比手画脚在说什么,那些看守战俘的士兵还以为瓯越人要bào • dòng很是紧张了一把,即将叫人来镇压时却发现那些瓯越人满脸失望的回去老实蹲着了。
吃过朝食再消食那么一两刻钟,吕哲带队出发了,同时被俘虏的近万瓯越人也被看管押着上路。
ps:感谢“蓝色郁金香”宝贵的月票!同时谢谢“孩子般洗脚丫”“蜀北校尉”热情的打赏。
第一百四十四章:理想之地
感谢老书友“火焰撸卡奇”再次的热情打赏!
ps:真的要分成一章三千字的两章吗?荣誉还想着下个月写那种一章一万字左右的大章节呢,伤心ing
…………………………………………………………………………………………
夷陵三面环山,只有在东南方向有一块平原;江陵东与南两面皆有沼泽地,北面也是一座山岭。
这两个地方的地形说来都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如果是在那种诸侯混战的战乱年代,有人占据江陵与夷陵,那么对发展的前期肯定相当有利。
夷陵与江陵的间是一片在南方十分罕见的广阔平原,有了那些山岭与江水作为防御线之后,平原地带能够开发为可以耕作的田地。占地至少二千二百倾的田地一个收获季节可以出产多少粮食?
吕哲详细研究过两地的地形,他心已经有了腹稿。
要是这次作战获得胜利,吕哲就能够占据下夷陵与江陵,利用周边的地形来布置防御线,牢牢地控制两地。
亲身走在广阔的平原地带,能更加清晰地观察并作出规划,他现在就眺望远处的山岭和依稀可见的江水。
“这个地方真是不错。”
十分适合作为耕作地的位置,它的南边是横跨好几个郡的大江,只要引水进入平原,那么灌溉系统就会非常发达,根本就不担心没有足够的水源。
秦国一统时期水利技术其实已经基本完善,像是“曹国渠”或者是巴、蜀那边的“灵渠”都是用非常成熟的技术在建造。当然,现在“灵渠”还在改造之,并不是完成品。
一块永远不担心没有足够水源的粮产地,它对社会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拥有稳定的粮食来源,在任何一个年代都会是一块战略要地。
“奇怪了,南郡当局为什么没有开发这块平原?”
吕哲这个对农业并不熟悉的人都能察觉出这块平原是一个优良的粮产地。一定是有什么难题困扰着南郡的官府,不然没可能放着不开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