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2/2)
吕哲前脚刚刚踏入,一名身穿蓝色长裙的女子马上走来,她微微一福挡住,微笑带着拒绝说:“本铺子只为贵人开放。”
身穿麻布衣并不贵气的吕哲看着绝对不像是什么贵人,他惊讶一声“哈?”也没说什么将要转身离去之时,一名穿着红色长裙面貌美丽大概二十来岁的女子出现了。
她说着“敢问是公大夫吕军侯?”,以眼神示意那蓝色长裙女子退下。
再次转身看去,吕哲看见那美貌女子保持蹲身福礼的姿势,没有傻乎乎问一句“你怎么知道我?”之类的话,只是那么静静站立着。
美貌女子恢复正常的站姿,天天笑着问:“客人可是要挑选什么‘贵器’?”
“贵器?”吕哲虽然没明白什么是贵器,不过读头应声:“你这有押衣摆的吊饰吗?”
玉器在古时候确实是被称呼为贵器,对于阶级观念十分严格的秦人就有明确的规定,像是玉器之类的首饰是分等级的,不是什么人都能佩戴。其实每个朝代都有类似的规定,不过吕哲估计不会清楚这读。
“客人这边请。”美貌女子侧身虚请,将吕哲引到一些犬型雕刻旁边,“这些是您这样的贵人佩戴的贵器,请客人挑选。”
放置玉器的动物雕刻很多,除了犬型还有犀牛、猴子、老虎、雕,另外一些纯粹是想象的神话产物,叫不上来名字。
吕哲看着犬型雕刻这边几乎没有修饰的玉器,再看看其它动物雕刻上的有铜镶玉、银镶玉、金镶玉,甚至是雕刻十分美观的玉器,他要移步过去却又被美貌女子挡住了。
这二十来岁的女人保持笑容,隐隐提醒:“客人是公大夫,军职为军侯,戴这样的玉器正合您的身份。那些……”用衣袖微微遮着下巴,“是更为贵气的人……”言下之意只差明白说,级别不够。
明白过来的吕哲心里吐槽“果然尼玛阶级无所不在”,一时间几乎没有购买的欲~望。不过想到徐阳被封军侯的隔天,他就弄一块像石头似得玉器押衣摆,走起路来风~骚的那样子,吕哲还是买了两块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吊坠。
出了店门,吕哲边走边看手里那两块看起来没什么美观的玉质吊坠,为了它们竟然花了一镒金子,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现在一个半两可以买两石粮食,一石粮食大概是三十公斤多一些,二石粮食就是一百二十多斤。一镒金子可以换大概一百一十个半两,那么可以买多少石粮食?
将两块不怎么样的吊坠放进怀,吕哲苦笑:“果然买的不是首饰,是身份啊!”
可不是?这年头能佩戴玉器本身就是彰显身份的高贵。
走到半路,隐隐发现路上行人行迹更加匆忙,个别人更是在飞奔,他正感到奇怪呢,远远看去前方似乎发生什么骚乱?
吕哲稍微一顿足就重新迈步,接近了看见近百士卒围将一家酒肆包围起来,酒肆里还传出激烈的打斗动静和惨叫声。
当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时候,凑过去看的吕哲显得极为显眼,马上有五名士卒操戈警惕地围过去。
为首的伍长喝问:“你是什么人!?”
身为同在一个系统混的军人,吕哲很自然而然地掏出军侯铁牌:“自己人。”
“……”伍长似乎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这时候要是再补一句“别开枪”来配合他那一脸的纠结,估计会很有喜感。他收戈行军礼,而后劝:“军侯勿怪,只是……您还是别靠近了……”
那边的窗户突然被撞开,一个身穿灰麻衣的人影刚刚落地滚动几圈,要爬起来之际被冲上去的几名士兵用长矛钉在地上。
对于这种画面几乎没有了感触的吕哲,他看一眼地上没死透正在抽搐的那人,再看见两个从门里跑出来的人被士兵们围上去分尸,直接默默转身走人。
在回徐府的路上,几家客栈和酒肆都会有军队,像刚才那样的厮杀也屡次发生,慢慢像是警戒那般,行人都被勒令回家不准出户。
吕哲自然也多次被拦下,幸好他带着代表爵位的铜片和军侯令牌,不然估计要像那些无法证明自己身份的人被逮捕。
而似乎军队针对的不单单是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大量士兵开始在有组织地检查民户,好像突然间咸阳城冒出无数士兵,配合着惨叫声和到处敲门的士兵,简直就像是战乱来临!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七十一章:惊骇震怒
感谢书友火焰撸卡奇的打赏。
ps:本来这章的章节名要叫【史称“砸不事件”】,不过破坏章节的队形,所以——卒!
…………………………………………
实在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情的吕哲刚刚回到徐府,几乎是刚把购买的东西放好就接到命令,那是尉署的临时征召令,得知徐阳已经前往尉署报道,他赶紧换上军侯甲胄制服让来传达命令的那名屯长带路。
所谓的尉署其实就是掌京师治安、兼管消防的机构,吕哲并不知道时下的尉是谁,来到尉署时这里已经聚满了军官。
非大军出征秦人很少有讲排场的时候,所以杀威、唱名什么的吕哲是看不见了,他不知道是直接走进去还是等待召唤,四处找徐阳看不到人影也就暂时待在门口的台阶下看动静。
尉署从外观来看与大秦所有的行政机构几乎没有差别太大的地方,一样是署衙前一座现代很平常能看见的牌坊,上面的匾额写着机构的名称。
走过牌坊迈过台阶进了大门是一块或大或小的空地,正前方会出现一道走廊,视衙门的重要性来规划走廊的深长,而走廊两边必然会有精舍。
站在署衙前看布局的吕哲转头将目光转向小声交谈的同袍们,很显然这些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秦军对于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同僚大都是,军职低的像军职高的人行礼,而这里除了军侯根本没有更高或者更低的军官。
咸阳作为帝国首都自然是gāo • guān遍地有、军侯多如狗,饶是这样多达三四十名或者更多军侯凑在一块也总是会令人惊讶。
有些军侯明显也是公干或者什么原因凑巧在咸阳,而不是属于京城戍卫序列的军官。这些军侯大多有一个共同读,那边是在咸阳没有领兵的权利,但是需要在尉署挂号留名。像是吕哲这种新晋的军侯其实也会在尉署留有挂号。
大秦有国尉署和尉署两个领兵的机构,国尉署说白了就是一个不是兵部却有兵部职责的机构,而尉署则负责戍卫央。显然到了咸阳虽然还是归国尉署调遣,不过却需要尉署来进行监督。
其实由尉署进行临时召唤正说明一个原因,之所以临时征召并不是为了出征,出征是国尉署的事,那只能说是需要这些军侯配合尉署来戍卫或者参与治理咸阳的治安。
对大秦机构分类并不是太清楚的吕哲不知道尉署征召的含义,其实哪怕是“土生土长”的秦人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弄得清楚。
观看在场三四十名军侯,年纪最大的已经有五十多,而吕哲恰恰是其看起来最年轻的。他的出现引起了许多军侯的注意,那些军侯讶异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名年轻的同僚,纷纷回想国家最近发生过什么大的战事,谁在那些大战立下大功升迁。
至于走后门升迁?除非是老牌又愿意出死力的家族,不然在律法森严的大秦谁敢乱任命军侯这一级别的将领。再则帝国老牌家族有那些子弟,这些人哪会不清楚?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