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3/3)
嘟嘟说:“我肯定能当上。大哥二哥当三好学生都是当到六年级的。”
三毛说:“我才不信你能当上呢。这一回不是妈妈到学校去,说不定就没你。”
嘟嘟急了,大叫道:“你造谣!你造谣!”
三毛说:“我才没造谣哩。妈妈就是去了学校嘛。”
嘟嘟便大喊大叫了起来:“爸爸,妈妈,你们看三毛造谣!他造谣…”喊着又想要大哭出声。
家里只有这么个小女儿,丁子恒和雯颖一向都宠爱她。一听嘟嘟大叫,立即都上前来批评三毛。气得三毛也叫了起来:“爸爸妈妈偏心!就喜欢妹妹,早知道我还不如生下来先当个大妹妹。”
丁子恒和雯颖批评三毛,本来也没当真,只是想要哄住嘟嘟而已,听三毛这么一说,倒都笑了起来。
雯颖说:“我看三毛嘟嘟也都别为三好生争吵了。你们两个干脆赛一赛,看谁先加入少先队好不好?”
三毛眼睛一转,说:“好吧,我同意。”
嘟嘟想了想,也说:“那好吧。”
二毛说:“妈妈,其实这不太公平。入队要满九岁,可嘟嘟才八岁,起码一年内不能入队。而三毛已经十岁了,他一点也不受年龄限制。”
三毛得意道:“反正嘟嘟已经答应了,说话要算话,不能反悔。”
嘟嘟说:“不反悔就不反悔。”
这场比赛就这么定了下来。
1963年(二)
五
平静的生活,日复一日,内容雷同,便过得飞快,日月真像是梭子,三两下便将一天天的光阴编织成昔日之锦,斑斓往事闪现其中。
暑假中乌泥湖出现一个摆书摊的白胡子老头。老头说他姓冯,住在头道街。儿子媳妇都病死了,他替他们养着个孙女。冯老头说一口下江话,很偶然地来到乌泥湖,竟意外地听到许多家乡口音,顿时觉得亲切万分,便将他的小书摊摆在了乌泥湖。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冯老头的书摊便出现在物勘总队大门左侧的围墙下。冯老头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把一本本的小人书平摊在上面,然后就用他沙哑的嗓子叫道:“看娃娃书呀!看娃娃书!”
冯老头的每一本小人书都用牛皮纸包著书皮,上面写着钱数。大部分的书都是二分钱看一次,厚一点的则要三分钱,最薄的幼儿书,一分钱一本。只许坐在书摊四周看,如果想要借回去,便要交五分钱,并且必须说明是住在哪栋楼,叫什么。
冯老头并不用笔去记,只要你一说,他就哦哦两声,表示记住了,然后你就可以拿了书回家去。
几乎与冯老头同时出现的,是两个卖冰棒的妇女。她们两人并不同时来,而是一前一后。一个在一两点钟时出现,另一个则在四五点钟的时候出现。她们在乌泥湖宿舍流动哨似的转悠,嘴里高喊着:“冰棒——奶——油——雪糕——”“冰——棒——五分,雪——糕——一毛!”喊声有如歌吟。
暑天沉闷的下午,因为这三个人的到来而变得生气勃勃。
丁子恒和雯颖原本答应假期中带孩子们回南京玩玩,但雯颖突然得了肝炎。流行性的肝炎本已过去,丁子恒正庆幸家人都还安好,却不料雯颖终是没能逃脱,南京之行便只好放弃。三毛和嘟嘟虽沮丧得不行,但想着妈妈的身体是顶顶重要的,便也表示一定要让妈妈养好病,南京去不去都行。
摆书摊的冯老头给嘟嘟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嘟嘟从雯颖处得到每天七分钱,其中五分钱吃冰棒,二分钱看娃娃书。倘若丁子恒在家,她得到的会更多一些。嘟嘟会提出想要吃雪糕的要求,丁子恒也会慷慨地给她一毛二分钱。因为丁子恒自己不喜欢吃没有奶油的冰棒,甚至对雪糕的兴趣都不大,他偏爱的是冰淇淋。距汉口火车不远,临近江边有家名为“美的”的老店,有时候过星期天,丁子恒便不惜行路搭车,带着孩子专门来此吃冰淇淋。只是嘟嘟来了这里,却拒绝吃冰淇淋,仍然还是要她的雪糕冰棒。这令丁子恒颇为不解,三个哥哥也一致认为嘟嘟是个“乡巴佬”。
丁子恒为弥补嘟嘟的不足,便常常在他们吃完冰淇淋后,另给嘟嘟添上一块巧克力。
还有一个每天都坚持在冯老头书摊看娃娃书的人是戊字楼上右舍的洪泽湖。他是洪佐沁最小的儿子。洪泽湖读二年级,他并没有在二七小学上学,而是每天跟着读五年级的姐姐洪泽波走到总院子弟小学去上学,中午便在总院乙灶食堂吃饭。洪泽湖戴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一看便知是个小书呆子。嘟嘟奇怪他为什么要走那么远的路去子弟小学上学,洪泽湖说他爸爸妈妈觉得二七小学乡下孩子太多,学习风气不好,所以就把他和姐姐两人都送到了子弟小学。
嘟嘟很是奇怪,说:“为什么呢?我们小学很好呀。有果园,还有大操场,老师也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