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华奇书全集 > 分节阅读 30

分节阅读 30(3/3)

目录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右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沈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阴阳离合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__,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