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闲话家常(4/4)
不过各处风俗不同,就像相隔几座山外彭海国他们西冉村那边,搬了新家那肯定是要请一个村儿的人吃饭的。
吃饭的人也不送别的礼,抱两捆柴火送去也成,送柴火谐音就是送财,柴火烧起来还能让新房子有了火气,也符合了暖房这个名儿。
今上午忙活的这块地面积不小,一上午言裕跟言四海没停歇也就才清理好了挨着土坎小路这边的一半长度。
反正现在也不忙,正式农闲的时候,下午言四海也不准备让言裕来了,毕竟明夏那丫头还有几天就算是他们家正式的儿媳妇了,也不能因为以前来过还算熟悉就怠慢了。
村里没什么好玩的,可哪怕是去爬爬山转转田坎也应该让言裕带人去转转。
既然是暖房的饭,那亲朋好友里言五湖肯定是要请了三叔公二姑婆老村长那三家,村里现在想跟言家交好的那肯定多,但是方菜花可不是那被拍两声马屁就飘飘然没了脑壳的人,面上大家笑哈哈,转身之后两家交情依旧维持在淡淡的程度,一点不给坤市的儿子拖后腿。
也不是没人直接找到她说是让言裕在坤市自己的公司里安排个工作,方菜花直接假装听不懂。
这人再继续纠缠,方菜花就推脱管公司的可是言川跟彭海国,虽然一个只婶娘一个是丈母娘,可她就是个一年也见不着两次面的架子货,就顶个名头,说话不管用。
就方菜花看来,言裕他们在坤市啥样的员工找不到啊,找上门来的这些人家里的孩子要真有本事,还会眼巴巴的来求她给安排工作?
虽说方菜花这就是个歪理,可不得不说细细一想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因为言裕从来没想过这些,倒是从来不知道方菜花在老家还帮他挡过这么多求上门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我们那儿的枇杷是大个的,小枇杷都没人吃吧,几毛钱一斤都没人买,就自己吃,每年吃枇杷那段时间大家的手指都是染色的,一看就知道谁吃得最多。
现在也有种核桃的,对了我们那里还有花果山,全都是果树,采摘的季节花个门票钱就能进去随便吃,要想摘了带回去自己摘了去门口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