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文集(合集txt下载) 分节阅读 176(2/3)
经常可以读到他在床上醒来时某些甜蜜的无所事事,“醒来时他本能地从中寻问,
须臾间便能得知他在地球上占据了什么地点,醒来前流逝了多长时间。”或者他注
视着窗户,阳光从百叶窗里照射进来,使他感到百叶窗上插满了羽毛。只有在没有
目标的时候,又在等待自己的某个决定来到时,才会有这样的心情和眼情。等待的
过程总是有些无所事事,这恰恰是体会生命存在的美好时光。而普鲁斯特与众不同
的是,他在入睡前就已经开始了——“我情意绵绵地把腮帮贴在枕头的鼓溜溜的面
颊上,它像我们童年的脸庞,那么饱满、娇嫩、清新。”等待的主题也在但丁的漫
长的诗句里反复吟唱,《神曲·炼狱篇》第四场中,但丁看到他的朋友,佛罗伦萨
的乐器商贝拉加在走上救恩之路前犹豫不决,问他你为什么坐在这里?你在等待什
么?随后,但丁试图结束他的等待,“现在你赶快往前行吧……”
你看太阳已经碰到了子午线,黑夜已从恒河边跨到了摩洛哥。
普鲁斯特的等待和但丁的等待是叙述里流动的时间,如同河水抚摸岸边的某一
块石头一样,普鲁斯特和但丁让自己的叙述之水抚摸了岸边所有等待的石头,他们
的等待就这样不断消失和不断来到。因此,《神曲》和《追忆逝水年华》里的等待
总是短暂的,然而它们却是饱满的,就像“蝴蝶虽小,同样也把一生经历”。与
《三姊妹》和《等待戈多》更为接近的等待,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
的《河的第三条岸》,这部只有六千字的短篇小说,印证了契诃夫的话,契诃夫说:
“我能把一个长长的主题简短地表达出来。”“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
故事的叙述就是这样朴素地开始,并且以同样的朴素结束。这个“并不比谁更愉快
或更烦恼”的人,有一天订购了一条小船,从此开始了他在河上漂浮的岁月,而且
永不上岸。他的行为给他的家人带去了耻辱,只有叙述者,也就是他的儿子出于某
些难以言传的本能,开始了在岸边漫长的等待。后来叙述者的母亲、哥哥和姐姐都
离开了,搬到了城里去居住,只有叙述者依然等待着父亲,他从一个孩子开始等待,
一直到白发苍苍。
终于,他在远处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船的后部。我
朝他喊了好几次。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喊出我急切想说的话:“爸爸,
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我会代替你。就在现在,如果你愿意
的话。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他听见了,站了起来,
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我突然浑身颤栗起来。因为他举起他的手臂向我挥舞——
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毛发直竖,发疯地跑开了,逃掉
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
罗萨的才华使他的故事超越了现实,就像他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河的第三条
岸其实是存在的,就像莫斯科存在于三姊妹的向往中,戈多存在于弗拉季米尔和爱
斯特拉冈的无聊里。这个故事和契诃夫、贝克特剧作的共同之处在于:等待的全部
意义就是等待的失败,无论它的代价是失去某些短暂的时刻,还是耗去毕生的幸福。
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辨认出等待的模样,虽然它不时地改变自己的形
象,有时它是某个激动人心的主题,另外的时候它又是一段叙述、一个动作或者一
个心理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细节和一行诗句,它在我们的文学里生生不息,无处
不在。所以,契诃夫的等待并不是等待的开始,林兆华的等待也不会因此结束。基
于这样的理由,我们可以相信博尔赫斯的话:几近无限的文学有时候会集中在一个
人身上,同时也可以相信那位女士的话:所有的男人其实只有一个。事实上,博尔
赫斯或者那位女士在表达自己精通了某个过程的时候,也在表达各自的野心,骨子
里他们是想拥有无限扩大的权力。在这一点上,艺术家或者女人的爱,其实与暴君
是一路货色。
《内心之死》
简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