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海高歌21(3/3)
和蔼的长者,优秀的后辈。
一切都美好的不可思议。
“在她面前,你确实不值一提。承认吧,她比你优秀无数倍。你把人家当对手,人家却没把你当回事儿。”
看着迎接众人掌声的钟蕾,于晚霜在心里默默的这样对自己说道:“你真可笑。”
她盯着钟蕾沉默片刻,一言不发的翻开了课本。
任你再优秀又怎么样?
我可是于晚霜啊!
不到最后一刻,我永远不会认输。
虽然差距有些大,但没关系。
我会学。
死命的学。
“但今天真的好累,我休息一下好了,就一下。”
于晚霜翻开课本,永远挺起来的脊梁罕见的弯下去,偷偷把脸遮盖起来。
没有人看到,这个向来要强的女孩子,在座位上悄悄红了眼眶。
但即使是哭。
她也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因为到了明天,她还是那个性格要强,永远不服输的于晚霜。
钟蕾还不知道,因为自己过于优秀,把另一个同样优秀的女孩子给硬生生逼哭了。
课后,她跟着顾崇青教授一起去了办公室。
不出意外,黄江正在办公室里等她。
“老师。”
看到黄江,钟蕾有些无奈的问道:“这一次,我是不是有点过于高调了?”
但其实,《解放日报》和《人民海军》采访钟蕾,都是黄江一手促成的。
“高调?哪里高调。你在研究所里辛苦这么久,难道不应该赚点名声吗?你说说你,小年轻一个,反而喜欢低调。谁说科研人员就得隐姓埋名默默无闻,而且这是民用渔船,半点也不牵扯什么保密条例。有你老师我给你撑着,你半点都不用怕。”
黄江理直气壮的说道:“再者说,就算不上报纸,你的优秀大家也有目共睹,根本藏不住。”
“你瞧你老师这德行。”
顾崇青在旁边毫不留情的嘲弄道:“他这是听说前几天陈松要收你做徒弟,坐不住了,所以今天特地来找你呢。”
黄江的脸色微微一僵。
奥。
钟蕾也觉得有些好笑,赶忙说道:“没有没有,再好的老师也没有我老师优秀,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拒绝了陈工!”
“别听老顾瞎说。”
黄江瞪了顾崇青一眼,然后将身后的一箱子资料书抬起来,说道:“小蕾,我知道你关于民用渔船的知识学习的很扎实,但老师还是希望你不拘泥于一个方向。这些书籍,是我从研究所里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战舰的资料和设计图纸。因为你优化了新型拖网渔船,在所里也算是有了些权限等级,一些普通的资料图能对你开放。接下来的课余时间,你好好学习这些,有不明白的地方,你顾老师,还有我都会全力帮你解答。”
顾崇青在旁边点点头,罕见的也跟着严肃起来:“有些话,你老师和我都不方便说太多,但我们都希望你能踏实些,放缓步子打基础。”
“谢谢,谢谢老师,谢谢顾老师。”
钟蕾知道,两位老师这是对她有殷切的期盼,她笑道:“我会努力的。”
黄江和顾崇青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慰。
小蕾这孩子,未来可期啊。
就如两位老师期盼的那样,钟蕾从这天开始,确实沉下心来,踏实进入学习状态。
8105型号渔船问世,以及登上两家报纸头条,让钟蕾在交大彻底扬名了好一段时间。
但再令人震惊的新闻,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陷入平静。
许久过后,大家惊讶的发现,那位名扬交大的牛人,其实也就是个相对普通的漂亮小姑娘而已。
她很刻苦。
不管是在食堂里,图书管里,还是校园里。
几乎随时随地,手里都带着书。
她和普通的同学一样,偶尔起晚了会迟到,骑着自行车在交大校园里狂奔。
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群学生来调侃她。
“钟蕾学妹又迟到啦?”
“听说今天是顾教授的课,他可是会按时点名的。”
“学妹加油,快冲!”
钟蕾也不恼。
她一边努力蹬自行车,还不忘回头冲那人笑道:“林学长,昨天你问我的那道题解出来了,下午图书馆三楼见!哦对了,别忘记带上孙师姐!”
是的,这个校园里有很多人,都和钟蕾十分熟悉。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样优秀的女孩子肯定会很高冷,难以接触。
但后来才发现,完全不是。
她漂亮,从容,热情,浑身都散发着神采飞扬的青春感,美好的不像话。
她能力出众。
只要你带着课业相关的问题去找她,总能得到解答。
而一次简单的请教过后,她就能记住你的名字。
再然后,你们就成了朋友,下次见面,她会热情的和你打招呼。
陈朝阳笔记上的问题,一道道开始划掉。
每划掉一个问题,就代表他在钟蕾这里找到了答案。
周宪则是去研究钟蕾的学习读书笔记。
那些从七零九所专业图纸书籍中摘录出来的知识点,对于他来说,每一条知识都是惊喜。
邹淼白天学习正常的课业。
晚上加班加点学习周宪给的资料书,偶尔会去听陈朝阳和周宪互相辩论。
两人通常会争的面红耳赤,然后请钟蕾来做定夺。
老规矩,小蕾说谁对,那就是谁对。
当然,也并不见得所有人都会主动和钟蕾亲近。
就比如于晚霜,虽然两人同一个班级,但在教室里打交道的次数屈指可数。
只是她们经常会在图书馆碰到。
“于晚霜同学,又见面啦。”
每当这个时候,钟蕾都会笑着和她打招呼,有时候还会提醒对方:“这本书你现在读有些吃力,如果搭配《战舰基础构造》一起看,应该会轻松很多。”
于晚霜刚开始不是很想和钟蕾搭腔。
但被对方提点了几次以后,她学会了说‘谢谢’,为了表达感谢,还会帮对方占个位置,或者打热水。
因为钟蕾的每一次提点,对她的帮助都很大。
不知不觉间,于晚霜自己都没发现,她和钟蕾在教室里像是两条平行线,从不有交会,却奇怪的在图书管里熟稔起来。
在这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校园里,每个人都在拼命努力着。
而努力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间,时间从1955年9月,来到了1956年6月。
钟蕾的大一学年就这样揭过去。
但这一年的暑假,注定不会被轻易揭过。
因为1956年6月初,赶在放暑假之前,8105型号拖网实验船,经由红星造船厂九个月的制造,终于成功出厂,并且准备进行初次试航。
这一天,不仅申市,包括全国范围内的多家主流报纸,都对此做出了跟踪报道。
而作为‘小蕾号’的研发设计师,钟蕾也被邀请,参与这次试航。
这次试航,整个造船界都在密切关注。
因为是否能达到19万的季度产值,为国家捕鱼业带来一次跨越,就看小蕾号此次出海,能带回来多少鱼获。
可以说,从小蕾号下水的那一刻开始。
从南到北,四方瞩目。
“历时一年,小蕾号实验船正式下海,准备扬帆起航!”
“据悉,为了给钟蕾加油,整个交大有上千名师生到场。”
“近万名申市市民自发来到海湾码头,见证我国新型渔船的第一次试航,申市捕鱼业是否能迎来一次新的春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