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 从芯开始42(2/2)
秦蓁的法子很好使,因为没几天,还真有工人搞出了这小玩意儿。
常年在车间里和机床为伴的工人其实对机械装置更为敏锐,在金钱的诱惑下,好几个方案都被递交到马厂长的办公室,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做对比优化,最后选出了一个最佳方案。
保证光源透过水折射到晶圆上去,还不会出现污染。
困惑了整个产业十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
这让秦蓁兴奋不已,湿刻法项目方案被她完整的整理出来,各项材料准备齐全。
“你这是要?”
“申请专利呀。”秦蓁对专利有着由衷的热忱,不管是搞航发还是做光刻机,专利都能带来源源不断的钱。
只不过航发的专利是带钱给国家,光刻机的专利则是归功于安材。
前几天还愁眉不展的人如今喜笑颜开,没什么比成功更能振奋人心,除非是更多更大的成功。
“要不我来写,回头你检查下。”他看到秦蓁眼底的青色,这本不该属于这个年纪的女孩。
“先去休息,你说的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这话让秦蓁笑了起来,“那谢谢师兄,回头我请你吃饭。”
沈航看着翩然离开的人,想起自己其实还欠秦蓁一顿饭呢。
他不是说过吗,如果解决水介质这一问题,请秦蓁去楼外楼吃大餐。
现在都忙,这顿只能先欠下。
沈航在美国生活多年,在硅谷时更是和多国同事合作,这让他在写专利准备材料时,又写了两篇相关的论文,并且联系了几个国外的朋友,查了下最近可能相关的会议,搞到了邀请函。
秦蓁看着这些邀请函,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让我广而告之?”
沈航点头,“其实就是打广告而已,尼康重点发展157nm制程,阿斯麦尔则是想要就深紫外光进行跨越式研究,这几家都在上面投入了巨额的资金,研究正火热之中,不会采取我们的方案,但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技术宣传出去。”
任何时候宣传都不能少。
尤其是关于产品的宣传,更是要想方设法。
沈航多手准备。
国内申请专利保护,走快速通道大概一星期就能解决问题。
联系了几个还算熟悉的杂志编辑,把相关论文发表出来。
此外就是参与相关会议。
至于和其他厂商谈的事情,那就得看会后秦蓁的发挥了。
“你不打算去?”
“你说了嘛,我们总得有一个人坐镇后方。”
“也是。”只是有这么个帮忙的可真不错,倒是让她省心许多。
好的队友能让人躺赢。
“那等我好消息。”
秦蓁也知道,沈航留下来主要还是为了做监督。
这么个大块头上新添了这么一道工艺,和其他工艺能否完美协作?
甚至,他还要采购一些零部件。
防止出现最糟糕的情况。
明明无限的接近成功,沈航却又是前所未有的担心。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毁灭,韩国半导体的崛起,还有荷兰那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蓬勃发展,甚至连台积电的背后也都和美国息息相关。
而秦蓁所为种种,无不是想要与美国势力分庭抗礼。
但这可能吗?
沈航在美国学习工作那么多年,对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再了解不过。
扶持、毁灭,掌握强权的国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压根不跟人讲道理。
一个人,她能斗得过美国?
秦蓁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她其实无意染指美国市场,起码在杀伤力的武器搞出来前,她对美国市场一向都假装看不见。
现在呢?
在接连参加两个会议,提出了全新的超越193nm的技术时,所有人都当秦蓁是疯子——
固然双工件台让秦蓁在领域内有了点名气,但也仅限于此。
打破固有传统,用水来当介质?
真要是这么简单,其他专家甚至科学家会想不出来?
之所以没提出,是因为大家知道这个方案不可行。
何况现在光刻机三巨头竞争激烈,荷兰那边铆足了劲要攻克极紫外光这一难题,而日本则是在157nm研究过程中好消息频出。
秦蓁作为一个完全的事外人,身份其实有些尴尬。
利用弗兰克给的邀约与尼康佳能做协议,换得机床设备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
三家都被秦蓁摆了这么一道,谁都不敢贸然相信这人。
她是天才不假,可天才与疯子之间的距离,比一张A4纸还要单薄。
对秦蓁的理念有兴趣的是AMD,这家半导体公司对于自己的合作伙伴提出的新理念十分感兴趣。
“机器被水围绕还能工作,你能保证?”
秦蓁笑了起来,“二百年前,如果我告诉你只需要敲打键盘就能把你的祝福送给其他国家的朋友,你能相信吗?”
艾德里安笑了起来,“这台机器什么时候能交付?”
秦蓁思忖一二,“九月份或许可以,我不敢确定,如果你想试试看,可以和工厂那边联系,你也看到了我最近一直在四处跑。”
年轻人喜欢撒谎,艾德里安不知道这话可信度有几分。
不过他总是要尝试的。
英特尔与能源部牵头,成立了EUVLLC。
庞大的联盟将很多企业纳入其中,但并不包括AMD。
创始人销售出身,虽然这些年在技术领域不断追赶,但始终被英特尔落下一大截。
被人瞧不上,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艾德里安是混血儿出身,在和秦蓁热聊过后给出了建议,“你的技术如果成熟,日后势必会向极紫外光发展,到那时候不可避免的要跟一些美国企业打交道。”
EUVLLC广揽人才,研究领域涵盖物理、化学、半导体和精密仪器各种前沿方向。
人才的储备意味着可以提供最好的技术,而这一过程从来都是一个正向的推动进程。
秦蓁现在有把握突破193nm,再往后呢?
除非她打算在这个技术上吃一辈子专利裹足不前,否则和美国企业的合作是必然结果。
秦蓁这段时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航发还可以举国之力发展,毕竟那涉及到军工产业,牵扯国防,举国之力不吃亏。
可光刻机则不然,在世纪之交它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内别说产业了,相关企业都没几家,想要发展产业链可太难了。
秦蓁苦笑,“我也知道,不过LLC不可能接纳安材进去,有一个阿斯麦尔已经足够了。”
何况,现在因为大使馆的事情,国内民情哗然。
这时候秦蓁要是加入美国企业和能源部主导的EUVLLC,回到国内老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把她给埋了。
即便是秦蓁这方能保密,美国那边肯吗?肯定会大肆宣扬。
彼时她就是卖国贼啊。
她竟然能够和卖国贼距离如此之近,秦蓁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艾德里安看着脸上带着几分沮丧的年轻姑娘,笑着安慰起来,“你们中国人不经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吗?或许也有别的办法不是?”
秦蓁莞尔,“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我们自己能有全套的产业链。”
但这是在做什么白日梦呢。
回到酒店后,秦蓁和沈航打电话说起了这事,“艾德里安话里面还有保留,他应该是想牵线搭桥,但目前还在试探我的态度。”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一直不太想和美国人合作,但这次还真不得不这么做。”秦蓁思忖再三,“但合作也必须要找一个足够强大的合作对象。”
“什么意思?”
“不正义战争的发起是被军火商促成的,我在想能不能找到一个有军火商背景的合作伙伴。”
武器从来一本万利,战争是军火贩子挣钱的不二法宝,从一战到二战再到战后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四处发动战争,国库被掏空了,但军火贩子的腰包前所未有的充实。
都说光刻机是印钞机,但是时间成本太高,再加上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哪比得上军火买卖的一本万利稳赚不赔呢。
所以,不去LLC联盟凑热闹,看能不能找到另一个有话语权的合作者。
“这样一来,我割让出小部分的利润,LLC不敢贸然动我,再加上我有专利技术在手,他们不得不跟我合作。”
沈航觉得这还是太过冒险,“你这是与虎谋皮。”
“这是最好的办法了。”秦蓁已经拿出纸笔,回忆美国政坛在未来二十年的变化,甚至近期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师兄,世界就是这样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无往不利,我现在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妥协适应,等到合适的机会再揭竿而起,如果我做不到的话,你能帮我吗?”
这话多少带着点临终遗言的味道,沈航有些烦躁,喝了一杯放了白糖的白开水才觉得心口舒坦一些,“年纪轻轻的怎么那么多的担心。”
“慧极必伤嘛,你说过的我这人太过于固执,一条道走到黑不给自己留退路,我不见得会恋爱也不打算结婚生子,安材是我的全部,要真是有那么一天我不在了,你就看在咱们的情分上,帮我主持大局,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去迪士尼给你带礼物回去,我知道你喜欢唐老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