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6.过年喽二(1/2)
过年喽二
高压锅炖的牛肉,自然是酥烂的,大块小块的都是一样的,这大块的主要是冷切了吃,自然也不用考虑回锅问题了。
这次换池磊端了一碗牛肉送进去,老太太连声夸赞。可见肉炖得这么酥烂才是最受老人家欢迎的。
尤其是这牛肉可是不瘦,很多上面都带着油。
看着好似肥腻,其实不然。入口酥烂绵香,最下大米饭。
接下来羊肉也如此炮制。而且羊肉还更加简单,只需要清水和葱姜就足够了,其他全都不用加。就连盐都只需出锅时候放,让它慢慢入味。
羊肉不光有肉,还有羊排。
羊排上肉还挺多的,但是看着羊排池唐有点发呆。
现在是不是还没流行起来吃羊蝎子火锅?看簋街那边火锅挺受欢迎的,那家川味火锅天天排长队,或许自己也能开一家。
这倒不是分一杯羹,而是一起将蛋糕坐到,这样能吸引来更多的客人,大家都能赚的更多。
只是,他现在还在上学,可真是拆对不开人手了。
念头只是转瞬,池唐很快又忙活起其他的来。
他们羊肉也没少买,半扇羊肉。羊腿和羊排已经剔下来了。
羊排炖着吃,两个羊腿剔好了,准备做孜然羊肉吃。黄瓜条等部分最嫩,回头三十晚上爆炒。
剩下的羊肉一半如果炖了,另一半打算剁成肉馅包饺子。冬天大白菜最多,天寒地冻吃一顿羊肉白菜馅的饺子,又暖和又舒服。
炖上羊肉,池唐池磊都跟着忙活起了猪肉。
所有的肉类里,就属猪肉最麻烦。
倒不是猪肉本身麻烦,而是猪肉要做的东西多。
红烧肉什么的已经不稀奇了,还要蒸碗子肉。
蒸碗子是京城和接近河北一带的话,顾名思义就是将肉放在碗里蒸熟。
像是扣肉、米粉肉、条子肉等等都囊括其中。反正肉多,池唐每样都做了不少。
过去家里那种外面有蓝色条纹的碗最多,也最合适,这种碗口广。
猪肉洗后,猪皮一面在油锅里炸一下再切条腌制,这样蒸出来的猪肉更加酥烂入味。
切好的猪肉肉皮朝下一条条依次码放碗进去,做米粉肉则要另外准备江米,炒到半熟后用擀面杖碾碎,跟着一起炒熟的配料拿出碾成粉和肉拌在一起。
池唐更喜欢吃米粉肉里的粉,真正的吸收了肉味和油脂,比肉都要更好吃一些。
他们有一口大点的蒸锅,平时用不上,池唐将锅找出来刷干净。这个过能将能同时蒸八碗,那边薛荔和郑期许忙活完了洗食材的工作后,就坐在火边暂时休息,同时盯着点锅里炖着的羊肉。
而池磊也换下了张集,亲自操刀开始切猪肉。
别看池磊五大三粗的,但是他们家的传承是在的,池磊的刀工远胜如今的池唐。
五花肉切成方块,然后大刀切薄片。切薄一来是容易蒸透,让油脂彻底渗出,不腻也更容易入味。
张集则在旁边将肉一条条码入碗里。
“三儿,你那米粉弄好没有啊!”池磊这边条子肉都上锅了,池唐那边还在忙活着,池磊忍不住催促了一句。
“好了好了!”池唐端着一小盆米粉过来。“够不够?”
“有多少弄多少呗,我看你买了不少江米?”
“对啊,你看我还买了藕,一会儿蒸个江米藕。另外我还买了粘面,蒸一锅年糕。”说到年糕,池唐脸上都在放光。
小时候池唐对过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年糕了。
粘面做成窝头的形状,上面嵌着香甜的大枣。刚蒸好的时候又软又糯又香又甜,小小的池唐能吃大半个。
等年糕凉了也无所谓,切成片,在锅里放上薄油慢慢煎到两面金黄。
愿意撒白糖就撒些白糖,池唐就喜欢吃原味的,外面酥酥的,里面则粘阮,真是怎么吃怎么爱吃。有时候姜梅都生怕他吃多了不消化,吓唬着不许吃才算完。
“看你那馋样,小时候就爱吃年糕,每次都撑得肚子疼不记得?”池磊鄙夷地看着弟弟,这家伙怎么嘴这么馋的。
“就吃,就好像你不爱吃似的。”池唐不甘示弱地说道,“你小时候一点也不比我强,就爱吃肉,而且就爱吃大肥肉,又一次趁着爸妈不注意叼上一块刚出锅的红烧肉,死活都不撒嘴,嘴都烫出泡了你忘了!”
兄弟俩互相揭老底,可把旁边几个人笑坏了。
“家里兄弟多原来这么好玩。”郑期许羡慕地开口。他是独生子,母亲身体弱,根本不能多养活。
张集在旁边叹口气,“孩子多也有孩子多的难处,你看我们家,下面一对双胞胎妹妹,我们家日子过得可紧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