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3/3)
说完,眼尖地看见男人旁边放着的烟蒂,又记起前几天晚上,妈妈和她说过要劝师哥少抽烟的话,认真地补上了一句:“你不要总是抽烟。妈妈说,对身体不好。”
贺怀动作小心地把烟灰缸移到镜头外。
再抬头时,换上了少有的严肃表情。
“棉棉,你老实和我说,拍卖会上的那幅画,你画了多长时间。”
文棉一怔。
她知道,贺怀知道了。
这幅画……当初在拍卖会上登记的,是她去泸沽湖写生三个月,之后带回来的。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这就是一幅普普通通、三个月之内画完的风景画。
但……那样的一幅巨制,那么厚重的油墨,那么多的层次,怎么可能是三个月之内就能画好的……
如果换做平时,文棉不说话,贺怀肯定要继续追着,叫她的名字了。
可是这一次,镜头前的小姑娘呆愣了多久,贺怀就跟着她沉默了多久。
等到最后,鹿小小和祝希尧两个人都看出文棉不对劲,朝她看过来。
小姑娘这才清了清嗓子。
但说出的话还是很犹豫。
“你是不是……测过那幅画了……”
贺怀长长地叹了口气:“我前天就拿过来了,但他们刚才和我说,你这幅画太复杂了,得测一个多月,甚至两个月、三个月都有可能。”
文棉讷讷地“哦”了一声,说:“你……你还有事吗……没有事,我就把耳机还给希尧哥哥……画,还没有画完。他们说,晚上要去古城吃菌菇锅。”
对面的人又是一声长长的呼吸。
“棉棉,你是要急死我吗?陈爷爷那幅画,测了半个月就出结果了。你这幅画到底有多复杂,他们得研究三个月?你知道他们怎么和我说的吗?你知道陈爷爷测出来是个什么结果吗?你知不知道……”
话还没说完,文棉就一把扯掉了耳机。
连同贺怀剩下的那一半话。
*
靠在桌上打电话的贺怀,听着对面的说话声,颓然地垂了下颌。
“怎么了,棉棉?你们讲完了吗?”他听见祝希尧耐心地问。
“好了。”也听见小姑娘心虚的谎话。
“喂,哥?还有事吗?”
祝希尧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分外清晰。
可贺怀却烦躁地一把扯了耳机,按掉了视频电话。
就在一个小时前,做艺术分析研究的朋友兴冲冲地把他叫过来,和他说:“陈老的画也是我这边测的,你知道吗,作者竟然是同一个人!而且,我们这边初步分析了一下,你这边的这幅,比陈老收的那幅还复杂!光是电脑扫描出来的,这一幅成画上,大大小小的墨迹,就覆盖了足足一百多层。”
贺怀胸口闷闷的,像是被打了一拳。
据他所知,油画干掉一层再刷一层,至少要2个星期打底。足足一百多层……
算下来,这幅画需要画的时间,触目惊心。
但最让他心悸的,还是朋友说的最后那最后一句。
他说:“这幅画的初稿,我们从轮廓上分析,竟然是个粗浅的人像。”
朋友还说:“难怪这幅画她给起名,叫《这一晚的黄昏,孤雁与你共南归》。里面是有人的啊!老贺,你这幅画拍了48万,可赚大了。”
贺怀点开了美院协会的公众号。
目光定格在最新推送的那一篇文章上。
“这幅风景画的下面,还隐藏着另一幅人像画。专家通过AI测试、数据抓取和计算分析,终于模拟出来隐藏的那幅画。是这样的。”
文字的下方,是一幅黑白配图。
画迹模糊,但还是隐约能看出,是一个人。
一个……男人。
一个,披着长长的、宽松大褂的男人。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祝希尧阅读障碍的灵感,来自电影《地球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