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萧建军绝地反击(1/3)
萧建军深谙一个事实:
当前国内医药市场乃至今后十数年间,我国进入一个仿制药王国时代,大量中低端仿制药上市,药效评价不一,甚至于泛滥成灾。
一个同品类同剂型,相同化学品名的有几十几百个生产企业,形成群雄逐鹿和军阀割据时代,药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决定一个民营制药企业的生存。
想要在医药界深耕发芽,首先要拥有庞大的市场资源、地盘和销售精英分子。
所以,自己想要在中国医药领域有所作为的话,当下你这一切地盘和市场资源,决不能被轻易抛弃,而且还需要适时反击。
只见萧建军松了松脖颈上高领羊毛衫的拉链,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各位领导,就刚才何经理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想分几个方面来陈述。”
“第一方面,从医院跑方到药店购买的这个现象,在我看来它是市场竞争法则的必然结果,因为药店它比医院灵活,有许多优惠政策,它满足了人们贪图便宜的消息心理。”
“但这块主要表现为自费患者,自费患者本身就是非处方药市场的目标消费群体,我认为这不存在跑方一说。”
“而真正称得上跑方的是指享受公费医疗患者,但公费医疗大都跟定点医院建立有结算渠道,没有结算渠道的也许要医院的收款收据才能报销,所以,大量跑方一说,我认为并不存在。”
“第二方面,我来讲讲真正的公费医疗跑方,实际就是指少数医院门口的药店,这些药店之所以能接单,那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医院的便民药房,可以出具医院的一切收款收据。”
“但这些便民药房我统计过,全巴京市只有三十七家,占全市已铺货的一千三百家大小药店,占比3%,按这三十七家每月进货的量,全部归属于医院跑方,只占非处方药市场销售量的2%不到,我有确凿证据。”
说着,萧建军打开电脑中的一张EXCEL表,展示给耿建、何元庆和汪宏庆三人看。
萧建军这张EXECL表上,名目详细,每家便民药房所对应的医院,进药渠道和每月进G公司药品品种和数量等。
通过这份表,就能窥视巴京公费跑方的全貌。
耿建看了倒没多少反映,因为他并不专业,但何元庆和汪宏庆他们是专业人士,看了震撼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