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应劫:快战(2/2)
凉王口中的“胡儿”阿史德左贤王,也正率领三万轻骑兵,严阵以待在萧关城下。
他眯着眼顺着陇山山势向上望。山不算高,深秋草木枯黄将凋未凋,从黄沙接连向上依次是枯草与稀树,了无生气的黄在接近云霄时方才有了恒久不变的青碧色。像一道从山顶挥毫而下的画笔,起势极浓极深,愈到山脚愈如强弩之末,颜料用尽只剩枯黄。
眯着眼看够了,他回头向着身旁的翻译啧啧嘴。
“唐人是懦弱的民族,他们的祖先从骨子里就善于奴颜婢膝,他们的开国皇帝就曾经称臣于我突厥人。这样人根本不值得交战,只需要把我们最强壮的士兵陈列在城下,他们自然就会乖乖打开城门请我们进去。”
正说着间,骑在马上矮小的翻译突然脸色一变,遥指耸立在两山之间的萧关。
“大人,他们好像出城了。”
阿史德闻声回头,烟沙障间,隐隐约约可见人声滚沸,为首地银质明光铠,脚蹬虎头靴,紧随数百骑兵与上千步兵兵士,不由分说撞入他的视线。
这可是老熟人!阿史德一口流利的突厥语嘎嘎作响。
“凉王李若昊!本王认得你,十三年了,你们的皇帝终于肯放你出来与我决一死战了。”
“不用翻译,我听得懂你们那鸟语。”
凉王紧攥马鞭,对着阿史德身边的翻译指指点点道。
“跟你们左贤王说一声,本王回来了。要打,现在就开打,别在这儿叽叽歪歪,本王的刀跟你们没那么多废话!”
翻译都免了,阿史德左贤王跟凉王李若昊算是河西之地的老对手。十三年前凉王曾镇守凉州一带与阿史德大大小小交战也是数十次,阿史德既不会说汉话,凉王也不会说突厥语。但只要对方一开口,莫名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既然言语都免了,要不就,直接开打?
一望无际的朔漠,枯草都已是难见,飞沙走石间是骑兵纵横的天下。西突轻骑兵尤其以轻快敏捷著称,往往肉眼初见的下一刻便已至身前,手起刀落间血溅沙场。
阿史德率先举起弯刀冲锋,双方皆溅起无边的飞尘,两军短兵相接时凉王高举大旗,仰天长吟——
“一字长蛇阵!”
数百骑兵迅速分列两队,构成一字长蛇的一首一尾最为机动,中间步兵阵型构成阵胆为中流砥柱。击蛇首则尾动,是为卷;击蛇尾则首动,是为咬;横撞蛇身则首尾合围,绞杀之!
纵横沙场数年的凉王深知以步兵击骑兵无异于以卵击石,无奈萧关防备空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骑兵和马匹的储备皆不足以支撑与西突轻骑兵决一死战,只能发挥步兵在阵法方面的优势。
于是就在刚刚他紧急赶至萧关大营时,召集了以胡义恭为首的百夫长们,尽可能准确且简洁地介绍了接下来的阵法。
好在李若昭送来的两千人确实有些底子,动员起来极快。他挑上一批能干的组成首尾机动的骑兵,剩下与萧关余部组成步兵,浩浩荡荡自萧关大门杀出。
步兵虽弱,人人皆存以死志。再快的轻骑兵甫一接触,亦如泥牛入海,坚实的盾牌挡住了来自阿史德的第一波冲击。弯刀与长刀叮叮哐哐交响听来极为快意酣畅,劲厉的风声摩挲起漫天的黄沙,嘤嘤似在呜咽。
凉王策马,率一支不到三十人的骑兵纵横穿插其间援引机动,随着他始终挥舞不断的旌旗而迎风呼号。
“胡儿鄙陋,让他们见识见识龙门薛氏先祖薛仁贵创造的阵法!”
李渊曾称臣于突厥,见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