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百花:不宁的新年(1/2)
出兵巴蜀这件事随着新年的到来被自然而然地搁置了。实在是年节时下的事务太多,祭礼、年宴,尤其是家宴宫宴数不清的宴席,相比过年时人情的走动,皇帝的赏赐,剑南道那点不入流的事自然耽误不起诸位大人的时间。
年宴散了之后,小语在宫里嚷嚷着还没吃饱,宁妃又差了清泉宫的小厨房做了一碗汤圆。虽然百年之前他们这一支苏家人从祖籍扬州海陵迁往关中,有些南方的习惯还是保留下来,譬如,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碗汤圆。
不过,自从出嫁之后,就很少再有这样的口福了。
“母妃母妃,这是什么呀?”
“这是浮元子,母妃小时候过年总吃,有团圆的意思。”
李世语的嘴巴撅得老高,“哥哥不在,算什么团圆?”
宁妃蹲下来温柔地揽住她的肩膀,她已经从霜华那里知道了世默安全的消息,据说是fēng • bō庄庄主亲自出面找到了他的下落,让她对fēng • bō庄庄主感激不尽之余,作为母亲的心也一下子就定下来。
“哥哥很快就会回来了,他回来要是见到小语饿瘦了,只怕会不高兴的。”
“那关河哥哥也会回来吗?”
宁妃忍俊不禁,之前世默跟她提到过关河,她自然相信世默的眼光。只是不知道这小丫头究竟是在哪儿见过的关河,一听到世默和她说关河的事情,便开心得手舞足蹈。
她轻轻拍着女儿的肩膀。
“会的,都会的。”
萧府这边也是如往年除夕一般的年宴,只是长乐静和大长公主终日在佛堂中不曾踏出半步,萧靖也没有守岁的习惯,父子加上女儿三人,连同在萧府的老仆们一起热闹了一顿就各自散去了。
但萧岚一直有陪着妹妹守岁的习惯。当年萧岄从秦岭下山,对秦岭剑宗除夕师兄弟们一起守岁的情景念念不忘。于是隆平九年的那个春节,萧岚做主,拉上兄长萧屹和刚过门的嫂子若昭,连同刚下山的萧岄一起点着灯在云闲阁里闲话闹腾了一夜。
无奈那年兄长过世,若昭又回到了宫中,过年守岁的又只剩下冷冷清清的两个人。
隆平十一年的大年三十除夕夜,若昭一个人远赴巴蜀剑南道去找失去音信的李世默,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萧岚靠在自己院子的走廊下,怅怅地想。
“哥,你有心事啊?”
“该不会是想嫂子了吧?”
萧岄在一旁叽叽喳喳的,在她眼中,她一直觉得她大嫂和二哥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大哥性子太冷,大嫂人好,就是不太能闹腾,两个人在一起得多闷。大嫂和二哥在一起才算是性子互补,热热闹闹的有人气。而且她不止一次地感觉到,大嫂和二哥在某些问题上,心有灵犀不点都通。
所以她一直管萧岚叫“哥”,管若昭叫“嫂子”,算是偷偷满足了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萧岚的眼睛,那一点小心思又何尝不是他的小心思?可是每每萧岄叫他“哥”,叫若昭“嫂子”的时候,他都不可避免地想到——
二哥和大嫂。
多么讽刺。
他朝着萧岄虎了虎手。
“别瞎说,良辰美景不好好享受,净在这里吵吵闹闹。”
“哥,真的,嫂子真的去龙华寺了?大过年的诶,就不回来?你也不去找找她?”
当然没有,她只是去找李世默了。他甚至不止一次地怀疑,她对李世默,超过了一个谋士对于主君的关心,言辞之间对他的在乎,甚至超过了她提起萧屹时的神情,让他心生妒忌。
昔年曾读楚辞,尤其看到屈子自比求君王欢心的香草美人,以男女之爱比君臣之情,他是嗤之以鼻的。如今,竟然能在若昭身上隐隐看到些许影子。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不算和谐的家庭,十二岁那年亲眼看见双亲决裂从此再无转圜的余地。他一直不明白正常相爱的夫妇究竟该如何相处,纵使长大后看见兄长萧屹和若昭,他们两人之间那种若有若无的疏离感,似乎在提醒他,这也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这个年萧岚过得不是很舒心,天之将明时回到自己屋中,他还是有些闷闷不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