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黄河:志在仲通(2/3)
“唉……”韩晟看到那些图纸道,“没想到还是都湿了。”
“这……”李世默还没说什么,韩晟赶忙道:“这是在下关于治理黄河的一些想法,没想到刚画下来没多久,就被黄河水全浸湿了。”
李世默有点没缓过来,“志通是对黄河治理颇有心得?”
韩晟提起黄河就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样,“实不相瞒,在下汴州人士,自小汴水边长大,对于黄河、汴水一带的情况最为熟悉。”他眼中越来越兴奋,“不如待会儿有劳公子随我一同去黄河边走走,我和公子详细说说?”
关河在一旁犹疑道:“公子不行啊,这次您是微服出来,滑州刺史府那边瞒不了多久的。”
李世默沉吟一会儿,下定决心似的挥手道:“这样,今日我们跟着韩大人去黄河边看看情况,明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
李世默和韩晟都是实干派,很快收拾收拾带上许俭就出了村子。关河和裴济留在田家村,因为还有一些淤泥尚待清理,李世默就让他们俩帮着村民干活儿。
李世默和韩晟一路就着黄河倒是聊开了,许俭很自觉远远地跟在身后。韩晟望着远处翻滚的河水,神色变得心痛莫名,“公子可知,为何后汉王景治河,可使黄河八百年安流?”
李世默向来谦虚好学,“世默愿闻其详。”
“后汉永平年间,王景治河,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是为十里水门法。”
李世默就着韩晟的比划细想下去,不由恍然大悟:“如此一来,以水势冲沙,可深河槽;以疏导之法,可减下游水势高涨。果然有一套。”
韩晟兴奋地点点头:“公子所言丝毫不差,王景治河不仅依靠这十里水门法,还有汴济分流法。公子你看,黄河自入下游以来泥沙淤塞导致水位逐渐抬高,往常治河,只能被迫不停加高两岸大堤。水位越抬越高,黄河之水无处疏导,结果只要降雨过量便会导致两岸大堤决口。因此王景治河从下游黄河支流入手,疏浚下游支流河道淤塞。入唐以来,下游河湖均有不同程度的淤塞,分洪的主力在于汴水和马颊河,要是能从疏浚这两条河道入手治黄河,远比直接治黄来得容易,效果也好。”
李世默顺着韩晟的描画往下想,若是真有一天能这样治河,黄河大约能安流好长一段时间了吧。只是这样大的工程又不知耗费人力物力几何,之前拿出银子赈灾已是困难事,如今想要根治黄河谈何容易!
韩晟仿佛像明白李世默心思一般长叹道:“王仲通虽处处简省,治河花费犹以百亿计。如今的朝廷,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