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与小郡主的书信往来!(第二更)(2/4)
陈成当即修书一封:
今有病人背部红肿热痛,根束高肿,疼痛剧烈,甚则伴有全身寒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何解?
放飞鸽传房陵,房陵传洛阳尚善坊,洛阳传长安安兴坊——
直抵十五岁的会昌小郡主手中。
等她也不知是假托了“家中乐工”还是“文笔吏员”的名义,将病情询问了圣人的御医。
不久,长安传洛阳,洛阳传房陵,房陵传襄阳——
见飞鸽传书上曰:似外感风热、湿热蕴结所致也,拟以当归,赤芍,连翘,紫花地丁,象贝母,炙穿山甲,皂角刺,生甘草等和水煎服,日饮一剂方七日以观后效——
(其后附娟笔小字:今有太原王侃,吴郡张鼎,诗文行格,莫不如一,难分上下——诗榜当以谁前?)
陈成喂了孟夫子七日之后,略有成果,立即写信襄阳传房陵传洛阳传长安:
“已饮七日,似有微效。是药续饮否?——王侃张鼎这俩人,都不咋滴!建议诗榜上不要上了!”
数日后,长安传洛阳洛阳传房陵……(下略)
信曰:
“药已对症矣!可再加血参根二两,通经止痛,凉血消疽。——邯郸张康,少有才名,诗风粗粝,景象开阔,可排第几?”
陈成一看脑袋有点大,这血参根是什么鬼?看起来就很贵的样子!
回信是:
“张康志大才疏,看似磅礴,实则无物!诗榜不可有他!——人参太贵了,能不能用二斤萝卜代替?”
想想又写:“若实在离不了人参,陈苌近日囊中羞涩,郡主娘娘可否借我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