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他的小县主(3/3)
随沅心里一阵感慨。盛华长公主和随侯都是疼女儿的,给随沅的嫁妆更是从小时候就开始准备,她一份,阿姐一份。除去那些名贵字画、古董家具、金银首饰等之外,盛华长公主还给随沅准备了二十万两的嫁妆银子。
也就是随侯府和长公主府家大业大的,才能经得起这么耗。
就是这样,做父母的犹嫌不足,还想要给的更多。教自己没钱用了还回来跟父母讨要呢。
随沅无奈道:“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呢。阿娘,您放心吧,我有银子,家里给我的嫁妆,怎么也够花用了。而且,钱生钱,我名下店铺也不少呢。也该是我和韩泱孝敬你们了,哪有还要您银子的道理。”
盛华长公主心里一阵熨帖,“行了,阿娘知道你有钱,但你不得过日子么,以后要是……”差点就把“有了孩子”说出口了。算了,还是别说了,这得顺其自然,不用着急。而且沅姐儿还小呢,说这些她也羞。昨晚给她传授的时候她就已经很羞了。
她给随沅梳头:“真好看呀。沅姐儿的头发又黑又顺。”
随沅扭头看盛华长公主:“阿娘的也是。”
兴许是盛华长公主的日子过得顺心,所以她哪怕到了女儿都要嫁人的年龄了,依然看起来挺年轻的,头上仍然乌发繁盛,并没有白发。
盛华长公主忽然眼里有泪意:“沅姐儿好好过。得空了就回来看看阿爹阿娘,反正离得也不远……”
随沅见她这般,也忍不住抱住她,抚慰道:“阿娘,我会的。您不要担心我,我会经常回来。”
出嫁就是这样,不能常常回娘家,不再和家人们一起生活,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适应新的社会关系,和娘家的关系完全取决于双方的维系。
随欣见妹妹也快有了泪意,连忙一把抱住盛华长公主:“就是啊,阿娘,妹妹肯定会经常回来的,又不是远嫁,韩国公和阿爹又是好友,他一定会体谅阿爹阿娘思念女儿的心情的。”
要随欣说呢,随沅上头没有婆婆,只有一个性格好的太婆婆,还有一个公公,妯娌关系也简单,程芸是随沅的多年好友,先头那糟糕的亲事还是随沅想法子破坏掉的。
随沅要回来看爹娘,那还不简单?大家同在洛京,比远嫁要好太多了。
盛华长公主点点头:“欣姐儿说的是。阿娘不难过了。”
她一脸欣慰的笑:“我的两个女儿都有了良人,韩泱和关星衡这两个孩子都不错,对你们好,你们也要投桃报李,知不知道?”
随沅羞羞脸:“阿娘,我对韩泱很好的。”
随欣更是:“就是就是。我对关星衡,那可是头一份的。”她甚至还想给他发福利,让他和她一起尝试xx呢。
母女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前头忽然有人来报:“来啦来啦,新郎官快到啦。”
韩泱本就文采飞扬,文武双全,叫来的两个伴郎程提和梁声也是机灵的,很快就把随沅的表姐妹们设置的关卡给闯了过去。
到了最后,是随常拦在最前头,说:“最后一题是家妹自己出的,韩公子必须答对了,今日才可以过这道门。”
对这个大舅哥,韩泱是丝毫不敢放肆,礼貌行礼:“世子请问。”
随常道:“家妹最喜欢的一幅书画作品是什么?”
程提忙道:“我知道,我知道,之前有传言说晋阳一直在找前朝周大家的作品,而周大家最出名的就是《慈悲台》。”
周大家书画双绝,又精通佛法,很多作品都与禅有关。
但是,答案却不是这个。
韩泱连忙拉住程提:“不,并不是《慈悲台》。”
随常似笑非笑的看着新郎官。
其实他也觉得这个题有点为难韩泱,沅姐儿从来没有在大众面前流露过喜欢什么书画,除了周大家的,但是周大家一生作品这么多,光是被记载在书籍里的就有上百幅,到底是什么呢。这谁能知道啊。
就连随常这个家人都不知道。还是沅姐儿提前告诉家人们答案他才知道。
韩泱心里一阵感动。永曦可真是的,这么明目张胆的给自己放水。他心里甜丝丝的。
韩泱上前,正色道:“县主最喜欢的,是周大家的《春山静夜图》,而且,是我和她一起修过的《春山静夜图》。此物流落多年到了先慈手中,后又传给了我,如今有幸得娶县主,泱愿双手奉上,换县主欢颜。”
“好!”盛华长公主刚好听到这一个回答,心里很是满意,虽然不知道韩泱和沅姐儿是什么时候一起修好的画,但这个回答,可谓是天、衣无缝。
一旁围观的宾客们也称赞起来:“韩将军说的很好。有他这样的夫婿,真是值了。”
“很有诚意。”
“显然也很了解晋阳县主。对未婚妻很用心呢。”
“我之前就看到过不少次,韩将军陪着晋阳县主逛洛京城的场景,那可真是无微不至的呵护着。一看两个人就情投意合。”
“天作之合哪。”
……
韩泱听着这些话,再次虚荣心泛滥,他们可真是太爱说实话了。他最喜欢这种老实人了。多来点,他和永曦就是这么甜哦。
随侯也满怀欣慰地看着韩泱,将带着红盖头的随沅扶着,递给韩泱:“我这女儿就交给你了。若有个什么不好的,我第一个拆了你韩国公府。”
众人:……
行了,都知道你随侯最疼女儿,倒也大可不必如此吧。别人家女儿出嫁,老父亲都是叮嘱“我这女儿交给你了,一定要好好待她。”
你倒是好,直接举反例,要是不好,第一个拆人家家。
等会。细思极恐啊。“第一个”,是不是意味着还有更多个?
第二个可能是盛华长公主。第三个可能是太上皇。第四个长临帝和陆皇后,第五个太子夫妇、乐安郡主、随侯世子……
他们还真的干的出来。
还记得,当年有个姓郑的姑娘推了晋阳县主落水,随侯就冲去别人家里砸了人家门,还扬言势不两立。
他们都偷偷打量新郎的脸色是否不虞。
却见韩泱并无不高兴,而是正色道:“还请岳父大人放心。”
说罢,从随侯的手里接过随沅的手。
年轻英俊的新郎看不见新娘的脸,但仍然低头,温声道:“我牵着你,我们一起走。”
作者有话要说:2更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