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著书(4/4)
因缘和合的事物有生有灭,佛教把这种生灭的现象,看作是假有的,用金刚经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种虚幻的本性是空的,只有空才能容纳一切,如果性不是空的,一切都不会有。
这就好像一个房间只有是空的才能住进去人,若是实的就难以容纳任何一物,所以真空才能妙有,不空就不会有。
第二句话:一切皆是因果。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因果的循环,我们能来到这里,必然有过去的因,我们现在的所做,未来必然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第三句话:苦、集、灭、度,人生的四条真理。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悟道了这人生的四条真理,也叫四圣谛。四圣谛告诉我们苦是人生的常态,以及苦的原因和灭苦的方法,通过学习四圣谛就可以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最终得到涅槃。
第四句话:修行的方法是八正道。
如何修行佛法,佛提出了八正道,也叫八支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指明的八条正道,主要是引导众生,要正信佛法、正知、正见、正念、正定。千万不要人行邪道。
第五句话:中道才是大道。
佛陀悟道后,提出了中道。中道也是佛法的最核心智慧,中道不提倡享乐、也不提倡苦修,中道也说明了佛法非唯心主义,也非唯物主义,而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结合,心物达到合一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不生不灭。
学佛一定要受持中道才行,不执着于任何一端,就不会迷失方向。所以金刚经上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第六句话:四大、五蕴、万法皆空。
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话也是佛法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一切皆空,一切皆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即是有,有即是空。
第七句话:依照三法印,不迷失方向。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的三法印,三法印可以用来印证佛经的真伪,以及言论的虚实。
………………
洋洋洒洒又写了几百字,王奂这才觉得圆满。
有了经典,如今又有了中心思想,给他时间,绝对能在如今的时代生根发芽形成一个大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