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烩面(2/2)
现如今,孙儿大了,已经各自成家离开了何东街,只剩下两人了。
杨老爷子性子也越来越怪,不爱跟人来往,只是闷头在家里打些家具拿出去卖。
当时两人来这间铺子里做工,也是因为年纪大了,老爷子已经没法再搬动那些木材,两人为了生计这才来当了帮厨。
没想到,这铺子的东家竟然是个小姑娘,还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两人今早一直战战兢兢,生怕因为年迈丢了这份工。
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见老爷子如此开怀,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大方和蔼的东家。
院子里带来微风阵阵,加之树下的阴影,让吃完饭的几人都有些昏昏欲睡起来。
“掌柜的,掌柜的。”
吃完饭早去了铺子里守着的陈三乡有些惊恐地跑进了后院,指着铺子结结巴巴地说道:“来人了。”
杨老爷子笑:“来人就来了,你喊些什么?”
“那人,那人浑身湿淋淋的。”
湿淋淋?这是掉到河里去了?
一边疑惑着,王言心一边领着几人往铺子里走去。
铺子里,果然坐着个浑身湿漉漉的中年男子,早就散乱的发髻还在往下滴着水。
看到王言心走出来了,他裂开嘴,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掌柜的,你们食铺还卖中午所做的那种吃食吗?”
陈婆婆一惊,差点把心里地想法脱口而出。
这不就是典型的水鬼?看他那青白的脸色和一潭死水的眼神。
“有,稍等片刻。”
王言心地话更是让她惊惧,连伸出地手都忘记收了回来。
看了眼那边听到这话明显松了口气的人,王言心微微一笑,顺手抓起旁边放着的围裙就钻进了厨房。
留在厅上的几人只听见她的声音传来:“给客人上热茶。”
“哦哦!”
负责跑堂的陈三乡战战兢兢地去了柜台,一边瞟着中年人,一边倒了碗热茶送了上去。
然后,中年人就坐在窗边的位置,静静看着河面。
直到王言心用托盘端着一大碗面片走了出来,这个中年人才动了动。
“您的烩面。”
“谢谢掌柜。”
中年人出声,可是只是眼睛盯着面片,双手却一动未动,情绪开始隐隐有些激动。
王言心没有转身离开,反而是笑眯眯地坐了下来。
“您尝尝,不好吃不要银子。”
中年人一怔,而后才缓缓地执筷挑起了一块面片喂进了嘴里。
嚼了两下,他神情有一瞬间地凝固,而后眼眶慢慢地开始变红:“很好吃,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条。”
说完这句话,他开始加快了速度,眼泪也终于从眼眶里流了下来。
就这样活着眼泪,这个中年男子吃完了这一碗比他脸还大的烩面。
再抬起头时,脸上的眼泪鼻涕和嘴边的汤水,让他整张脸都显得很是狼狈。
“那吃完了,该付银子了?”
王言心只当没看见他的狼狈,还笑盈盈地伸出了手:“二十文钱。”
中年人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脸一下涨得通红,连刚才绝望的眼神也变得闪躲起来:“我,我钱袋子掉了。”
“哦?”收回手掌,王言心笑着问道:“是掉到河里了吧。”
这中年人刚进门时浑身上下都笼罩着死意,加之他浑身湿透,一看就知道是投河所致。
至于为何没死成,王言心觉得可能和他突然遇到了什么事有关。
果然,听到这句问话,中年人神情一僵,缓慢地点了点头:“许是被河水冲走了。”
“那……”上下打量了中年人半晌,王言心站起身看了看门口,调皮地笑道:“那就用你的故事来换饭钱吧。”
“故事?”
中年人一惊,没想到竟然会听到这么莫名其妙地条件。
不过一想到自己心里的苦闷无处发泄,也整好趁这个机会和他人说说。
于是,只犹豫了半晌,他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周围一直看着的几人面上纷纷露出些迷茫地神色,可看王言心已经提了茶壶和杯子过去,也不由得靠了过去。
然后,中年人用袖子擦了擦脸,在众人地注视下讲了起来。
原来他叫孟文呈,本就是河川郡城里的人士。
十几年前他就考中了秀才,年少得志好不意气风发,连周围的街坊邻居也都对他恭敬有加。
可他由此开始志得意满,认识了些城里的纨绔,开始装起城里少爷地做派。
这一做,不仅让他学问再毫无精进,还败完了家里所有的钱财。
刚生下孩子不久的妻子因为忍受不了贫穷,转头跟着路过的商人跑了,只留下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可就是这样,他还是沉迷其中,就连父亲病重他都没意识到。
直到父亲去世,周围邻居对他冷嘲热讽,那些恭维他的纨绔说他欠钱把他送进了牢房。他因此丢了秀才功名,
突然一下子幡然醒悟,跌跌撞撞回了家。
这么些年他忍着其他人的羞辱,做起了小买卖,养育孩子孝敬母亲。
可没想到的是,已经长大成亲的孩子不知从哪听了闲话,竟然回家大闹了一场。
来劝架的老母亲因此生了重病。
就在前几个月,他娘还是没熬过那个冬天,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去世了。
一时间他心灰意冷,想起去世的父母,想起这么些年没有音讯的妻子。
还有那个现在连话都不想和他说的孩子,更是让他万念俱灰。
迷迷糊糊之间走到了何东街,看着波光粼粼地河水,一时间动了轻生地念头跳进了河里。
可他自小便会游水,根本不会溺水,于是他就这样飘在了水面上,随着河水慢慢飘动。
直到!他闻到了一股很香的味道传来,那味很像是他娘在世是时给他做的羊汤面。
然后他挣扎着爬上了岸,循着香味走到了这个小饭馆。
“你们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终于说完心里憋了许久的话,孟文呈双手杵着桌面,手掌紧紧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您儿子真是不孝。”
听完这个故事,春柳有些愤愤不平地说道。
“没错。”陈三乡马上赞同,两人义愤填膺地讨伐起那个不孝顺的儿子。
没想到反倒是杨老爷子冷哼了声:“你这算个屁。”
孟文呈:“……”
王言心:“……”
虽然话很糙,可是这理完全不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