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士子风波(2/3)
可是毕竟死了个举人,若是一点说法也没有,苦主那里也没法交待,于是最终拿定了主意。
第二日升堂,阳湖知县和孙二俱已到场,又当面问清了情由,最终下了判:“……查阳湖知县依律问案,并无不当之处。”
“孙忠富系死者同族长辈,虽讨欠有据,然不念同宗之情,不恤贫者之苦,情殊可恨,判出银二十两以为死者丧仪之资……”
赵氏及娘家人愤愤的走出知府衙门时,门外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这里有几个是和孙成林一起去应试,又一起名落孙山的士子。
他们听说了孙成林的事,于是呼朋唤伴,又各约了几个士子,一起赶到了府里。
一众人闻听了知府的判决,都气得红了眼睛。
思谋了良久,其中一人说道:“官官相护,孙兄的事在府里是断没有了出路,反正我们这些落难的士子也是闲来无事,干脆上省里去,告到巡抚衙门去!”
“对”,立时有人附和道:“巡抚衙门还小些,干脆都到总督衙门前跪了,为孙兄鸣冤。”
其中有个明白些的人说道:“不成,总督不止管民政,还提督着几省军务,似这等民事,还是到巡抚衙门恰当些。”
“到了巡抚处,若他犹疑难决,还可以请总督示下。若是直接到了总督那里,难不成要他去请皇上旨意?”
大家听了这话,也都寻思过味儿来,两江总督那苏图是旗人,又兼管着军政,旗人作派加上武将脾气,不好轻易招惹,还是到巡抚衙门稳妥些。
在几个好事之人的又一番煽动下,众人最终议定了,让赵氏及娘家人扶着孙举人的灵柩走。
这些士子们分头行动,各府各县去约上没了科举可考的秀才、举人们,一起到省城巡抚衙门聚集。
载着灵枢的马车走得很慢,两日后,当赵氏一行到了江苏巡抚衙门时,这里已经汇集了几百个士子!
孙成林的死就像是一个火苗,把通省的士子们心中的怨愤给点燃了,大家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同身受,也希冀着人多势众,能闹出一些名堂来也未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