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京师两院(2/3)
康熙虽然涉猎很广,对很多自然科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那也只局限于他的个人爱好,或是他在王公大臣面前显示自已天纵英才,博闻强识,增加自身威权的一种手段。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用这些自然科学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他身边一些当世杰出的科学家,竟然都成了满足他喜好的弄臣。
虽然他也曾设立算学馆,“简大臣官员精于数学者司其事,特命皇子亲王董之,选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他还曾亲自给皇子、皇孙们讲授。
但是这些,仅仅局限于皇宫之中,从来没有走向民间,惠及全国。
雍正就更不必说了,在位十三年,应付政敌,追讨亏空,推行新政都弄得他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思顾得上这些?
所以他这样一个不世之才,硬是窝在钦天监做了几十年的微末小吏,个人仕途还在其次,而学无所用一直是他心中的隐痛。
如今听了皇上的话,他早已热血沸腾,强自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拱手道:“皇上,如此的大事,如此的眼界,若非皇上,哪个还能想得到?纵是想到也未必有胆子说出来。”
“既然皇上垂询,臣不敢隐瞒,这样的做法,近可强国富民,远可造福千秋万代!”
下面的一众官员听见他这样说,齐齐拱手道:“皇上圣明!”
“呵呵,”乾隆笑道:“颂圣的话就免了,既然你们认同朕的想法,那朕就接着往下说。”
“学以致用,学问研习好了,也要拿来实用。工部现今就有着许多各行各业顶尖的人才,在以前充其量只是个匠人,带着儿孙、后辈们做学徒,一代代把技艺传下去。”
“但是这样太过局限,不能让整个国家受益,传承技艺的人太少,也容易失传。比如赫赫有名的样式雷家,两代样式房的掌案头目。”
“尤其是第二代雷金玉,建畅春园时承领楠木作工程,因技艺超群,圣祖爷看了都赞赏不已,当场赏赐七品顶戴,那是何等的风光。”
“可是自打雍正七年雷金玉殁了之后,当下的雷家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若真的让这绝世的技艺失传了,岂不是极大的损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