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 孙可望请封秦王 永历帝犹豫难决(3/3)
孙可望自然不会告诉定国他的真实想法,只是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老二差矣,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封爵惟有出自大明朝廷方才为真,咱们现在的王爵全都是自己封的,明朝那些文武又有谁能认咱们?如此号令不一,如何联合抗清?”
定国见孙可望眼神飘忽不定,料他必定有所隐瞒,又不好细问,惟有旁敲侧击地告诫道:“即是如此,他日得了册封,咱们便是朝廷命官,从此须一心辅佐明室,不可再做贼矣,切勿反复!”
孙可望心中有鬼,不敢正视定国的眼睛,只是连连点头称是。
杨畏知一行人遂于二月从昆明出发,四月初六日抵达肇庆,向永历帝呈上书信,并进献黄金三十两,琥珀四块,马四匹,以表善意。
直等到永历帝阅毕书信,杨畏知这才恭恭敬敬地叩首言道:“今之奏请,实为联合恢剿之意,原非有意以求封爵也!还请皇上明察!”
永历帝将孙可望的书信放至御案,心中不禁喜忧参半,喜的是一旦孙可望率几十万大军前来归附,自己手中就有了一支能够与清军抗衡的力量,不用再过四处奔逃,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了。忧的是孙可望还没归附便狮子大开口,向朝廷索要秦王的封号,这要是将来到了朝中,拿不准可就是下一个郑芝龙了。
永历帝本身性格就是优柔寡断,此事又关系重大,自然无法轻易做出决断,遂令在场众臣廷议讨论。朝臣们对大西军主动来投之事倒没有什么太大意见,但孙可望请封秦王之事,却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左都御史袁彭年、工科左给事中金堡二人唯恐大西军的加入会削弱己党把持朝政的局面,坚决表示反对。
金堡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在朝堂上慷慨陈词道:“皇上,本朝从未有过异姓王之例!即便是开国时的中山王、靖难时的河间王也是后来追封的!那孙可望不过一流寇耳,又岂能违背祖制,封他为王?杨畏知身为我大明官员,却委身于贼,为贼游说,请皇上将其逮捕下狱,严加治罪!”
袁彭年也跟着附和道:“皇上,金大人所言极是,我大明祖制从未有过异姓封王的先例,那孙可望简直就是狂悖无礼,异想天开!不说封王,单说秦王爵位乃是当初太祖皇帝所封的首藩,在宗室诸王中地位最为尊崇!焉能给他?”
待二人说毕,大学士严起恒这才接着补充道:“微臣也以为不可,以孙可望之雄,据有滇黔,拥兵百万,若再假以封号,必将成为曹操、司马氏、朱温之流,先把持朝政,再搞出个逼宫禅让的把戏!殷鉴不远,皇上万万不能前门拒虎,后门引狼!最多只能效法金声桓、李成栋的先例,授予公爵即可!”
在听完三人的陈述后,永历帝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