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优先目标(上)(1/3)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máo • zhǔ • xí,1948年《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944年10月21日缅北八莫
随着美式155MM重炮开始轰鸣,整个八莫在中国军队的炮火下开始了颤抖。沉寂了两个多月的驻印军的新一轮攻势开始了——一场不可阻挡的攻势。
八莫历史上曾经是中国领土,归属益州永昌郡管辖。诸葛亮平定南方叛乱时就独自抵挡过叛军,后被诸葛亮大军救援,也成为七擒孟获的后方基地。一旦突破八莫,后方的遮放,畹町,芒友等地几乎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加上已经毫无悬念的龙陵,可以说,打通中印公路的工作就完成了大部分。
现在,驻印军正在以新一军为主力开始强攻八莫,与中国的龙陵遥相呼应,打日军一个首尾不能相顾。
与强大的驻印军相比,驻扎八莫的日军已经可以用凄惨形容了。
这座小城的日军兵力只有大约3000余人,数量上虽然和当初密支那不相上下,但是大部分都是七拼八凑的残兵。师团级番号就有3个,下属大队级番号更是有十好几个,还有密支那撤下来的残兵。不少部队甚至是刚从龙陵增援失败赶回来,伤亡惨重,士气低落,重武器十分有限。
指挥官原好三大佐利用驻印军修整的2个月时间,开始在八莫大修工事,甚至将自己的坦克半埋在地下充当堡垒使用——反正他们那些几吨重的“豆战车”面对中国军队手上33吨的谢尔曼坦克时也不过就是对方的开胃菜而已。但是这些临时修建的工事远不能和密支那那些经营已久的永久性工事相比。所以战斗伊始,外围阵地就一个接着一个的失守。
现在的日军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英军已经在印缅边境的钦敦江集结完毕,随时可能杀过来,南方军几只在英帕尔战役被打残的主力集结在钦敦江畔抵御,根本抽不出兵力来援助缅北的战斗,导致缅北除了那几只七拼八凑的残兵,再也拿不出一只建制完整的师团级部队。
不过,哪怕是到了这种地步,日军也不甘心自己的失败。
那位刚在龙陵被打得大败的33军参谋长辻政信利用自己的关系,将本应该用于钦敦江地区的预备队49师团一部调来增援八莫——这也导致了后来英军突破钦敦江时日军15军无预备队可用。
同时,作为一名老牌参谋,辻政信很狡猾的并没有吧49师团增援部队的位置放在八莫,而是将其部署到了八莫以东的南坎地区——按照计划,当中国军队主力陷入八莫城巷战的时候,他会率领这只将近5000人的增援部队突然出现在中国军队攻城部队的侧翼,直接进攻正陷入巷战的中国军队侧后翼以扭转战局。同时,在中部担任预备队的第二师团残部会通过另一侧的西堡,向中国军队到后方密支那之间的补给线发动进攻,形成多路攻击的态势彻底击败中国军队。
当然,这个一厢情愿的计划早就被史迪威等人在制定计划时看穿,因此,在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早就安排了新六军在新一军进攻八莫的同时进攻西堡,首先掐断日军第二师团威胁进攻部队后方的唯一通路,然后留下一部分部队防御,剩下的主力直扑南坎地区——反打日军一个首尾不能相顾。
只是可惜当孙立人廖耀湘打算按照计划行动的时候,却接到了来自蒋介石的直接命令——命令廖耀湘的新六军立即空运回国布防,准备参战。
得到命令的廖耀湘顿时有些难以理解了。
虽然长期在外,能够回国对官兵们来说都算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放在新六军身上就没那么幸运了——要知道,虽然现在的空运量比当年只能用驼峰航线的时候提高了不少,事故率也下降了不少。但是所有的飞机都是要输送宝贵的物资去中国的,尤其是豫湘桂战役损失的海量物资急需补充。因此在运输官兵的时候,只能挤出一部分运量来运兵,否则,国内最重要的航空燃油和航弹供应就会断顿,这也导致运输速度及其缓慢。
更何况新六军是重装部队,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中型坦克(谢尔曼坦克)和重炮都很难利用空运送回去,官兵们撑死只能带着自己的轻武器离开。因此新六军就算是回国,也会从重装师直接降级变成轻装师,战斗力大打折扣。
再说,离开了缅北美军供应体系,回国去依靠国军那套供应体系,打惯了“奢侈仗”的新六军连子弹供应恐怕都会出现问题,恐怕会打得十分不习惯。
此刻,豫湘桂会战已经进入到了最后时刻,日军虽然气势汹汹,但是也是强弩之末,因为推进的速度过快,兵力分散的太多,早已经攻不动了。现在不过是一只先头穿插部队不小心出现在了贵州独山,当地守军不战而逃,才吓得重庆gāo • guān们惊慌失措,不惜在如此关键时刻抽调新六军回防。
问题是日军部队并不多,也早就是极限了,重庆方面也并非没有预备队,而西北胡宗南部队用铁路运输的话效率也远比他们用空运快得多。再说胡宗南部并没有作战任务,廖耀湘的新六军可是马上就要参加对八莫的战役了。
对于老蒋这种分不清轻重缓急,又不顾具体操纵可行性的举动,廖耀湘和孙立人也无计可施——要知道,如果没有新六军的侧翼掩护,那么新一军的后勤补给线将彻底暴露在日军第二师团的攻击范围内。
情急之下的廖耀湘被迫玩起了太极,一面让新六军军部,新22师和14师等各部在机场准备上机,一面将这些部队中的精锐和重装备全部配备给50师,然后亲自率领50师进攻西堡。
同时参与进攻西堡的还有一个英军36师,不过从一开始史迪威和廖耀湘就都没把这只部队当成战斗力——毕竟这只直属于东南亚战区司令部的部队根本不归他们调遣,而且明摆着是英军用来监视他们的。
不过,预计的进攻部队从一个军变成了一个师,还是让廖耀湘感到了压力,正当他为兵力不足发愁的时候,手下一个叫翟铁的副团长向他提议将9支队这只暂时没有作战任务的部队划归自己使用,好歹也都是精兵强将,而且还是自己的老部下。于是廖耀湘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直接向美军司令部发出了请求。
美军司令部自从史迪威走后,本身就是放羊状态,看到是作战请求,二话不说直接批准。于是萧天河的9支队就暂时归了50师师部指挥,派到了最前线侦查,这也让军统的孙世忠愤怒不已。
不过9支队的官兵们倒是满心欢喜的离开了后方的是非之地,尤其是当他们埋伏在西堡城外,看着城内混乱不堪的日军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