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变化的战场(2/2)
“援军?哪个团先到了?”萧天河急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接着,就听见正西方传来了坦克履带的隆隆声。
“坦克?”
萧天河吃了一惊,从军多年,他立即分辨出这不是日军坦克的声音,而是美制谢尔曼M3坦克的声音——他们这些在密支那作战的部队除了穿越丛林的急行军就是空运,都没有配备坦克部队。
一个坦克作战群出现在了阵地边缘,后面还跟着无数的步兵。看到这么多的援军,41团官兵都欢呼了起来。
为首的谢尔曼坦克在李天明和萧天河面前停了下来,车盖打开,一个有些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从里面露了出来:
“李团长,我是战车一营中校营长赵振宇,奉命来增援你们。萧队长,你还记得我吗?”
“当然,又要仰仗你们了!”
萧天河笑着说道——在进攻瓦鲁班的路上,赵振宇跟随布朗上校指挥坦克协助过9支队和5307支队的进攻。
“长官!你们不是在孟拱协助新38师作战吗?”
“没错,不过孟拱已经打胜了,所以史迪威将军害怕密支那有失,就派我们加速赶来增援!”
赵振宇回答道。
“打胜了?我怎么没有接到通报?”
“呃……不是现在,不过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赵振宇跳下坦克,对李天明和萧天河一脸兴奋的小声说道:“我告诉你啊,郑长官,孙长官和廖长官这几天都在讨论,咱们有可能要全歼鬼子的第18师团了,这是自抗战伊始从未有过的壮举啊。”
“全歼鬼子一个师团?”
李,萧二人顿时惊得不拢嘴了——要知道开战这么久,中国军队整军,正师被日军消灭的比比皆是,但是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已经是难度很大的了,歼灭的联队更是凤毛麟角。当年无论是在台儿庄还是万家岭,每次都是十余万中国军队拼死围攻愣是吃不掉日军一个二流师团。现在,新38师和新22师仅仅两个师竟然可以做到歼灭一个甲种王牌师团了!
“对了,你刚从鬼子那边回来,他们兵力有多少?炮火情况如何,到时候我的坦克可以来一个反冲锋!”赵振华跃跃欲试的说道。
“想都别想,那边没鬼子,阵地都是空的,鬼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萧天河匆匆说完,杨成峰就已经跑了回来,再次确认了萧天河的判断。赵振宇则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
“这小鬼子都跑哪儿去了?”
杨成峰喘着粗气问道。
“我想,我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赵振宇带着一脸的得意说道……
原来,正当中美联军在密支那面对日军的顽强作战,战局逐渐陷入被动的时候,孟拱河谷的战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4年6月3日缅北西通地区新38师112团团部
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镇,然而却是日军18师团的命脉所在。她的西侧是日军18师团主力,此刻正在孟拱和加迈地区和中国军队新38师和新22师全力作战,而东侧,则是18师团连接大后方补给基地的通道。
西通则是连接后方和前线的唯一一处中转站,也修建了大量的仓库和防御工事,预防再像前几次一样被中国军队偷袭而切断补给线。
不过由于密支那遭遇突袭,而正面中国军队的攻势过于凶猛,田中新一情急之中不得不从西通地区调集这里的守军——114联队的两个精锐的步兵大队前往密支那增援,却因为前线战事太急,没有给这里补充兵力,无意中让这座要地陷入了无重兵把守的地步。
而中国军队也很幸运在战斗中缴获了一个日军大尉的信件,无意中发现了此地防御薄弱的消息。于是孙立人命令强攻日军第4联队多日不下的陈鸣人112团改变方向,偷袭西通。
此举是个冒险的举动,就算拿下西通,也会被日军团团围住,援军无法在短时间赶到,补给只能靠空投。虽然连史迪威都觉得有些过于冒险,但是112团还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实际上,他们抵达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有日军一个辎重中队和半个炮兵中队。看着仿佛从天而降的112团呆若木鸡。
于是,112团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这个战略要地,还缴获了这里日军11座仓库中堆积如山的物资,还有76辆满载物资正准备运往前方的卡车和300多匹运输物资的骡马以及4门150MM重炮,甚至还有一座汽车修理厂和一座慰安所。
轻松取胜的陈鸣人甚至骄傲的向上级报告:“空投点dàn • yào就行了,鬼子留给我们的粮食足够我们吃个一年半载了!”
食物物资都归了陈鸣人,田中新一的18师团自然就没得吃了。
现在,18师团的重兵都集中在孟拱和加迈地区,和强大的新38师和新22师顽强作战。眼下再次被切断了补给线和后路,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田中新一再次暴跳如雷——从拉加苏到瓦鲁班,再到现在的孟拱,他似乎就是这么一路败下来的,被同一个招数。
恼羞成怒的田中新一也顾不上正面的防御了,亲自调动加迈的主力部队强攻西通,同时,日军南方军大本营也抽调各路部队,将手头仅剩的残缺不全的第二师团拉出来,再加上53师团,强行攻击西通地区。
面对日军的大举攻势,孙立人和史迪威也没闲着,他们不但立即派兵增援西通,空投人员和物资,甚至直接空投了一个野战医院下去。
日军进攻的凶猛,战况也异常激烈。但是112团毕竟是主力部队,从拉加苏一路打来的王牌,火力凶猛,官兵们经验丰富且英勇奋战。再加上日军当初在此地修建的,本来用于防御中国军队的工事过于坚固(攻占时由于辎重兵战斗力较弱,根本没利用上),日军选择建立这个中转站的地形过于险要,再加上美军的专业指导和中国官兵们凭借经验加固加强的工事,将整个西通变得犹如马奇诺防线一般坚固。
而那缴获的4门150MM重炮有着充足的炮弹,一开始就让那些只带着70MM山炮的日军在火力上彻底被压了下去。
日军数个联队多日强攻,竟然全部死伤惨重,铩羽而归,而甚至连西通的外围防线都未能攻破。
接着,由于田中新一抽调加迈地区的18师团部队强攻西通,导致此处兵力严重不足,被正面进攻的新22师强行突破,而新38师也派遣114团强行打通了前往西通的道路,日军18师团在孟拱最后的防御体系也彻底土崩瓦解,残部被中国军队围困在孟拱河谷内的县城内,丧失了全部的补给。只能处在等死的状态。
日军增援的第二师团也因为损失太大,不得不撤下来修整。借着在孟拱的胜利,新一军在围困日军18师团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战线和密支那地区连在了一起。而在他们背后,中印公路进展迅速,已经抵达了孟拱地区,只等战斗结束,就可以将这条路和密支那连在一起。那时援助密支那就会变得十分轻松。
胜利的天平终于再次向中美联军方向倾斜,而日军现在在缅北只有一只53师团可用,虽然他们已经非常接近密支那了,但是面对18师团的困境,再也没有别的部队可以提供支援了。
由于无法打通西通的补给线通道,加迈又被新22师占领,日军18师团的残部现在被新38师和新22师包围在孟拱河谷最后一块地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完全处在一种等死的状态。。
更为糟糕的是dàn • yào早已经耗尽,想要发动突围也几乎不太可能,士兵们一天的口粮不过四分之一个饭团,大批伤病员无法医治,只能任由他们的长官射杀以节约物资。
田中新一仿效之前的方法在林中修建了一条隐蔽的小路,率领部队企图撤离。不料,已经吃过亏的中美部队加强了侦查,这条只能用爬来通过的小路刚刚开始使用没多久,就被美军飞机一片燃烧弹扔下来,连同里面的日军一起烧成了灰。
绝望中的田中新一立即向南方军司令部和大本营发报,请求支援。不然,18师团这个日军甲种师团连同其番号就注定要消失在孟拱河谷内了——这在整个日军中也算是头一遭了。
日军指挥官,第33军军长本多政材中将权衡再三,还是觉得保住“大日本皇军的脸面”比较重要。而且就算是暂时打通了密支那和水上源藏的通道,还要面对密支那附近中国军队6个团和随后从孟拱杀来的两个师的攻击,胜算依然不太大。所以先解救出18师团才是现在应该优先进行的任务——起码到时候就算密支那丢了,也不至于输的太难看。
于是,本多政材不顾水上源藏的苦苦哀求,将手头仅剩的53师团立即调动北上,彻底放弃密支那的战斗,赶在中国军队完成合围前强行占领了孟拱北部的一座山口,田中新一的18师团残部则在穿越了茫茫丛林后,才终于从这里在接应部队的帮助下逃出生天。
不过,这一路也并非那么好走的,没有粮食,没有药品补给,无数日军永远的留在了丛林中——战后新22师在丛林中搜索到的日军尸体就达到2000多具。
当第一批18师团的部队抵达接应地点时,53师团的接应官兵简直不敢相信这只“叫花子”一样的部队就是之前那只赫赫有名的“丛林作战之王”。
第一批撤出的大约有30名日军,衣衫褴褛,精神恍惚,武器dàn • yào也丢了个干净,增援部队原以为这只是先头部队,然而当问清楚才知道,这已经是56联队第二大队包括大队长在内的全部——一只1000余人的大队,现在仅剩30余人。按照这个比例看,第18师团已经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不过师团长田中新一倒是好歹带着师团军旗逃了出来,这算是给了接连惨败的日军一点宽慰——要知道根据日军条例,师团长战死,军旗丢失后,该部番号就会被耻辱性的取消。饶是日军也不会再去重建该番号的部队,丢不起那个人。
逃出生天的18师团也算是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返回日军大后方进行修整。但是直到二战结束,也未能恢复当初战斗力。
在1945年由当初留守人员和补充人员勉强编成后仅有7000人左右,后参加和英军的作战,再次被打得惨败。
田中新一对本多政材是感恩戴德,不过苦了那些还在密支那坚守的日军——当得知反击计划被取消,53师团被调走后,密支那的日军顿时士气大为受挫。
指挥官水上源藏已经意识到,自己和自己的部队以及整个密支那算是被“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