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功败垂成(1/2)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书经《尚书·旅獒》
1944年5月17日密支那机场
一架美军运输机在地勤人员的指挥下在这里缓缓降落,机舱门打开,一大群西方记者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蜂拥而出,纷纷抢占有利地形,等着拍摄这历史性的时刻。
当记者们的“长枪短炮”都架好了,史迪威将军才意气风发的走出了飞机,向着记者和等候在机场的官兵们们招手致意。
远处的枪声还未停息,不过记者们已经听到了史迪威将军豪迈的宣言。
“先生们,经过10余昼夜的穿插进攻,美国军队和中国军队横穿近200公里丛林,一举兵临密支那城下,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在美国军队和中国军队的大胆冒险和英勇作战下,日军在缅北的防御体系已经濒临土崩瓦解,盟军在整个缅甸的胜利指日可待,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又更近了一步。”
接着,他带领记者前往战地参观,让他们去见见那些正在作战的中美两国军人。而在他身后,一只带着各种乐器,军旗的部队从飞机上陆续下来,开始整理队形——这是新30师89团官兵组成的“仪仗队”,为了在密支那搞一个“盛大的入城仪式”以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
在记者们拍照的间隙,史迪威也会见了指挥官亨利上校,询问现在的情况。
“敌人在外围分散部署了很多兵力,可能是防游击队渗透的。现在我军正在外围清理日军的部队,争取将整个密支那包围起来。根据俘虏供述,密支那目前的守军只有不到一个大队,几百人而已,我已经让5307部队的一个营去攻击了,预计今天之内就能解决密支那的日军。”
史迪威点了点头,对这一计划表示了认可,又补充说道:
“尽快清扫外围的敌人,要注意腾冲和八莫方向的日军增援,预先安排人手去那里修建工事,阻挡日军增援部队,外围防御要优先考虑,我们肯定会在密支那遭到日军的疯狂反击。怒江的中国军队虽然开始进攻了,但是等他们打到腾冲还要一段时间。”
“是!我明白了!”
亨利上校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史迪威和亨利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日军此刻在密支那确实只有几百人,而援军还没有出发。中美联军有限的兵力再次被分散开来。
与此同时,萧天河的部队开始向日军一个据点发动了进攻,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来说,这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根据情报,据点大约只有日军一个小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9支队的官兵毫不费力的冲上了据点。
然而,等他们冲上据点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据点已经空无一人了,还有不少物资留在据点内,看得出是仓皇逃走的。官兵们意犹未尽的在据点内坐下来休息。
“通知上面,我们已经占领18号地区,日军撤走了。”
萧天河对格力斯少校说道。
格力斯拿着通讯器,用英语和上面联系完后,满心喜悦通知了他们下一道命令:
“记者要来了,上面让大家准备准备,你们要上报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立即手忙脚乱的开始整理自己的军装——他们由于在丛林中长途奔袭,军装都破烂得不成样子了。不过还好现在他们穿的都是抵达机场后美军送来的新军装,让他们的样子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儿。
“不对啊,支队长,咱们这儿可没有鬼子尸体啊!”
杨成峰突然提醒道,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刚打完仗,一具鬼子的尸体都没有,他们军装还是新的,这拍出来不是显得他们有点“消极怠工”了?
“赶紧,赶紧的,有没有日本军装,来几个装尸体的!”
萧天河手忙脚乱的指挥道。
还好这里的日军撤的太急了,几件破烂的日本军装被翻了出来。在萧天河的严令下,几个战士极不情愿的换上日军军装,然后把自己身上弄得到处都是土,趴在地上装死。
很快,那些西方记者就到了。不过,面对热情的9支队官兵们,那些匆匆来到的西方记者们只是随便拍了几张照片,而且重点还是格力斯少校的照片,然后就扬长而去,直奔下一处5307支队的阵地去拍照了。这让准备了半天的9支队官兵们顿时感到很遗憾。
接着,格力斯少校就收到了下一个命令:
“立即前往北部22号地区驻防,构筑防线,防止腾冲的日军反击!”
“什么?”
萧天河不解的看了看身后的密支那城——距离他们只有几百米的距离,然而却让他们舍近求远的去北边驻防。
“确认吗?”
格力斯对着电台又是一阵英语,然后坚定的点了点头。
“没错!亨利上校的命令!”
“行了,支队长!这美国佬肯定是打算让他们自己的部队抢占进城的头功,咱们还是陪衬的!”
杨成峰也是一脸无奈的说道。
“也是,大功告成了,该抢功了!”
萧天河看着近在眼前的密支那,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率领9支队的官兵们向北方走去。
而第一批抵达的88团官兵们也在完成了清扫外围的工作后,向南八莫一带布防,远离了密支那的城市。
与此同时密支那
这里是日军在缅北的核心区域和最大的后勤基地,当数以千计的中美军士兵突然出现在这里攻占了机场时,不只是守军,整个日军南方军大本营都被震动了。
驻守孟拱的18师团再次被切断了补给线和大后方的补给基地。背面的重镇腾冲也被切断了和后方的联系,日军在缅北的其他重镇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大本营给驻守这里的所有守军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死守住密支那。
由于腾冲的56师团已经发现了渡江的中国军队,因此大本营只得调动担任地方警备任务的53师团和24旅团,迅速增援密支那。而在孟拱和驻印军拼命的18师团也不顾前线吃紧,毫不犹豫的派出大量增援向密支那出发。一时间,正在进行的英帕尔之战仿佛已经没有人关注了,所有人的目光焦点都放在了密支那这座缅北的重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