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希望的开端(3/3)
“你总说什么救赎!我们是军人,战死不是什么救赎,胜利才是我们唯一的救赎,有一天,我们所有的土地都回到手里,没有人能够再欺负我们,这才是我们这些军人的救赎。”
杨成峰用力点了点头,已经是热泪盈眶。
“老根你们这帮学生在一起,我都不会TMD说人话了!”
萧天河也笑着擦了擦眼睛,从1937年到现在,他也是第一次对打败日军充满了信心,第一次相信自己或许还能活着回到北平,回到家乡,将侵略者彻底从中国赶走。
“记着到时候收复北平的时候,给老子写上大大的一张,不写上萧天河的老家北平,也让老子名留青史。”
“一定,一定!”
杨成峰顿时破涕为笑。萧天河刚想走,突然看见外面一群人高马大,杀气腾腾的美国官兵从9支队旁边经过,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们只有1周的休息时间,抓紧休息,上面给我们的补充人员到了。还有那帮真正的美军作战部队,下一次,我们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侦查任务了。也不是自己dú • lì行动了,我们会和美国佬一起行动,别丢我们中国军人的脸!运气好的话,用不了几个月,你就可以开始在你的本子上记载收复国土的消息了。”
与此同时胡康河谷打洛地区
这里是胡康河谷中的一处盆地,也是进入孟关地区的最后一个中转站。片冈衷早在茅邦失守前就电令后续部队进驻这里,并且开始囤积物资。
所以,当从拉加苏撤狼狈下来的日军55,56两个联队仿佛一帮难民一样逃到这里时,才算是到了安全的地方,而且当士兵们行尸走肉一般跑过来时,竟然发现这里已经有不少准备好的粮食。
经过多日的饥饿,这些士兵们早就奄奄一息。此刻看见食物,哪里还能把持得住,立即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哄抢起来。
实际上,这里临时准备的物资也并不那么充足,完全不能和驻印军利多的基地相比,甚至根本就支撑不起为两个联队的残兵补充的量。很快,作为主要食物的大米就被吃了个精光。士兵们也顾不上什么了,见什么吃什么,拿到调味料,不光是岩盐,糖,酱油还是醋直接倒在嘴里,连大蒜都直接烤了吃了个干净。不少人一边吃一边哭,显然精神上已经收到了严重的打击。
不过他们也因祸得福,如果不是这里的食物真的过于有限,相当一部分日军会因为进食过快而被活活“撑死”。
指挥官片冈衷顾不得那群狼狈相的部下,他害怕的是中国军队的乘胜追击。以现在日军的状态来说,不过是刚捡回一条命,大部分人非病即伤,剩下的也是士气低落的状态,而中国军队起码有超过1个师跟在他们后面,一旦打起来,以现在这些中国师的力量,他们可是凶多吉少。
为此,他不等部队完全收拢,就立即命令来这里增援的部队迅速在打洛外围的太白家设防,同时在整个地区的制高点和南部侧翼的马约高地建立阵地,并且命令先期撤来的18炮兵联队立即备战。甚至不等部队修整完毕,就让一些状态较好的官兵前往这两处阵地增援,建立稳固的防线,试图在这里滞缓一下中国军队,为自己能够安全撤离做准备。
随后,他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后方的腰般卡地区,以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优先撤到后方的孟关地区。
实际上,见识过对手能力的片冈衷根本不相信自己这些残兵败将能够挡得住中国军队。他只是要多一些时间给自己的部队休整,好完整的撤到工事完备,又接近大后方的孟关地区,离开胡康河谷这个见鬼的地方。
不过,很快,田中新一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原因很简单——哪怕是在已经了解了对面的中国军队不可小觑后,他也带来直接命令,要求片冈衷率领部队起码要在打洛地区坚持一个月以上,阻挡中国军队的前进。
当然,这个命令也是上级给他下达的——眼下,日军主力云集缅甸南部,对印度英帕尔的进攻迫在眉睫,原以为固若金汤的缅北胡康河谷防线却在这时被中国军队轻易突破,这势必影响到整体的攻击计划,日军的南方军大本营因此震怒,特地对田中新一发出了责备,并且要求他务必坚守超过一个月以避免波及整个计划。
听到这个命令,片冈衷恨不得自己冲到师团部,去找田中新一打一架先——大不了停职上军事法庭让田中新一自己来试试能不能做得到。
不过当在原地战战兢兢的修整了两天后,他才惊喜的发现,中国军队并没有乘胜跟上来。侦查人员则判明是中国军队的重炮还无法轻易通过林间小路到位,正在快速修路——这又让日军多了一些喘息的时间。
不过他还来不及高兴,第三天,远处就有无数的美国飞机飞来,在远处丛林上空投下了无数的空投箱——这是中国军队开始补充物资的动向,也是他们即将发动进攻的前兆。
由于休息了几天时间,不少日军官兵开始逐渐恢复战斗力,而且抢先撤到这里的18炮兵联队已经获得了一部分炮弹的补充,最主要的是,打洛距离补给基地孟关的距离比拉加苏地区近的多,这让片冈衷又稍微恢复了一些信心。
很快,太白家地区的日军开始和新38师先头部队接触,交火。双方很快就进入了焦灼状态。
“硬碰硬的话,看看你们能不能拼得过18师团!”
片冈衷一副豁出去的表情自言自语的说道。
然而,正当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新38师身上时,另一只部队正在翻山越岭的赶来,这是一只复仇的部队——2年前从这里狼狈撤入印度的新22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