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军魂,最后的救赎 > 第九十四章 抗命

第九十四章 抗命(2/4)

目录

“这里出击,我们会遇上日军起码1个拥有完备工事的大队以上兵力的顽强阻拦。而且,他们前后都有后续部队,我们的位置不利。就算我们能够暂时解围,也不能保证不会被敌人后续兵力一起夹攻——我可不能保证新38师什么时候可以到。所以我打算换一条路。”

“去哪里?”

傅良宗拿出地图,指了指上面的前55,56联队驻地,也是现在日军补给中转站——茅邦

“我要穿插到茅邦日军的软肋那里,一举彻底的切断他们的后路,逼驻拉加苏的日军回防。”傅宗良见时机已到,立即说出了他和孙立人廖耀湘早就私下商量好的计划。

“上校,史迪威将军明确有命令,禁止穿插行动,你这是要抗命吗?”艾伦中校有些恼火的问道。

“但是你要知道,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敌人主力在拉加苏和新平洋,后勤部分在孟拱地区,茅邦就是他们的结合部,并没有重兵把守,而且而且处于后方难免松懈。9支队对茅邦的侦查很细,我们有他们的工事布防图,也做过模拟训练,没有比这个更能刺痛日军的了。毕竟我们对敌人在拉加苏的布防一无所知。”

“好吧,我承认你说的有一定道理,计划理论上来说也还不错。但是,你们应该先请示史迪威将军,我们不能抗命行动。”中校仔细看了看地图,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好办法,但是依然本着他的原则坚持道。

一说到这里,傅良宗的脸上就浮现出了不悦的神情——廖耀湘和孙立人想到的方案,早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向史迪威提出了。但是史迪威并不信任中国军队有这样的能力“穿插”到敌人正中部分,也担心这样放着被围困的两个营不管的穿插行动会造成官兵们以后害怕被包围,所以一开始就否决了这个方案,而改用直接的手段来确保稳妥的解围。

不过严格来说,史迪威也有足够的判断依据。

穿插行动这种手段虽然奏效,但是对指挥官和全体部队的素质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比较陌生的地域,一旦迷了路,陷在这片原始丛林里,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而且穿插到敌后也是非常危险的任务,一旦配合没有做好,或者提前引起了日军的注意,那么穿插部队反倒是会陷入敌人重围。

因此在之前的国军中,一般不怎么用到穿插作战。有时即使有这种穿插作战,也成了部分贪生怕死的长官逃避的借口——他们从部队穿插开始,就没有人知道这只部队去哪里了,等战斗结束才会出现,然后给出类似迷路了,或者被敌人阻击了等借口。实际上是不打算和日军作战。

至于那些被包围等待援军的国军官兵,他们的结局往往是十分悲剧的。上一次成功等到救援的还是台儿庄——汤恩伯5万精锐大军借口一个大队的日军出现在自己身后,拒绝向台儿庄正面的孙连仲部已经死伤9成的部队增援,最后才在蒋介石亲自严令下出击,这才没让孙连仲本人战死沙场。

对自己部队的救援不仅仅是单纯的救出部队,也是对官兵们信心和士气的基本保障。偏偏国军中对于“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已经成了一种传统,对全军的团结和士气破坏极大,不少陷入日军包围的部队不是被日军优势兵力从容的整建制消灭,就是干脆投降。因此史迪威也不允许这种“传统”出现在自己指挥的部队里。

虽然驻印军在经过兰姆伽整训后已经脱胎换骨,但是史迪威在中国近30年所见所闻形成的固有观念还是难以更改。

“对不起,联络官,部队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们中国有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傅良宗上校撂下这句话就去带领自己的部队了。

艾伦中校顿时火冒三丈,他急忙找到通讯部队,要求和总部联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通讯部队表示现在所有的通讯器材无一例外的都出现了‘故障’,得抵达指定地点后才能开始修理,因此在故障排除前无法联络上级。

一番折腾后,艾伦才发现对方早有准备,自己出了只身返回利多去报告外毫无办法,只好被“裹挟着”向茅邦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拉加苏高地3营营部

“我不同意出击!”

格力斯少校头发有些蓬乱的说道:

“高地是天然的防御屏障,我们的dàn • yào补给都非常充足。日军已经无暇顾及我们了,自陈营长殉国后,他们不但没有任何进攻,连炮也不打了,这正是我们可以好好喘口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安心等着新38师的增援抵达,等着65团接应部队到达,然后安全的回去休息,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你们中国人有个成语叫画蛇添足,就是这么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