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功败垂成(2/2)
“快撤!”
看着后续的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蜂拥而至,萧天河下达了撤退命令,顺道还没忘记在自己刚刚待的战壕内埋下几颗地雷。当然,部队并没有完全撤走,依然留下一群端着轻机枪的士兵断后。
好容易摆脱中国军队炮火轰击的日军再次冲了上来,只是没搞清楚出了什么事情的他们再次被9连的轻机枪火力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了好几个人,怒不可遏的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立即追击上去,只是9连的人也不过是虚晃一枪就走,追击的日军在几颗地雷被引爆后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工兵的排雷……
此战,日军死伤一百余人,损失坦克多辆,而经过再次补充的第九连伤亡20余人,仅剩50人左右,算是在战场上捡了个大便宜。
不过仗这并没有结束。
入夜,凭借对地形的了解,第九连官兵悄悄摸回了自己白天潜伏的阵地一带,用掷弹筒和迫击炮劈头盖脸的冲着驻扎在这里的日军一通乱炸,然后扬长而去。虽然实际造成的死伤并不严重,但是被气炸了的日军还是随即展开追击,结果趁着夜色,又被移交了主要重武器的3营的7连和8连半道上打了个伏击,付出了好几十人的死伤狼狈的逃了回去……
同样的战术在整条战线上被不断使用,新22师确实在不断后退,但是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而且始终捕捉不到新22师的主力,只得分兵四处出击,处处受制。这样的战斗还在继续下去,持续了几天……
4月15日,日军55师团司令部
55师团师团长竹内宽中将已经暴跳如雷,甚至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的电话他也不敢接,只好找个参谋代为挨骂。自己则一遍又一遍的打电话痛斥自己那些无能的手下,然而各部队的损失在不断上报,战线的进展一如既往的缓慢。
“……什么?又是支那军队的主力?怎么哪里都是支那军队的主力?支那军队全都来缅甸了吗?你们对面的支那军队有上百万吗?”
竹内宽愤怒的挂上电话,然后看着自己的作战地图——那上面插着中国军队的小旗子遍布得到处都是——那都是下属报告的中国军队出现的位置和空军侦查的中国军队的位置。
一群参谋手忙脚乱的拔掉旗子,或者是在新的地方插上旗子,来更新现在的情况,却让战局更加扑朔迷离。不过整体上,日军的战线却还是在稳步向前推进中。
经过俘虏审讯和敌人尸体的身份辨别,师团参谋们非常确定眼前只有一个中国军队的新22师,满打满算还不到1万人,哪里出来的这么多部队?但是前线实打实的战斗又让他们更加百思不得其解,就算部下有夸大敌情的嫌疑,但是他们遭袭的伤亡可是真真的。
莫不是华北的八路在这里又玩了一出百团大战?可这明明是国军啊!
“啪!”
竹内宽一拳打在了地图上,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继续进攻,我们还在不断前进!给我继续扫荡前进,一直冲到平满纳,我看看他们还能撤到哪里去?”
与此同时新22师师部
“什么?还要坚持?军座,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22师师长廖耀湘也在向杜聿明诉苦,那语气都快要哭出来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能够准备的“更充分”一些,后者也希望他的新22师能够再多坚持几天——正如他当初希望200师多坚持几天一样。
不过廖耀湘很清楚,虽然新22师虽然给予了日军很大的杀伤,但是自己确实撑不下去了。
从3月31日开始,新22师以一己之力dú • lì抵挡日军55师团和第15军直属部队以及18师团一部已经达到了16天,并且成功的将日军吸引到平满纳附近,让敌人的损失远大于我军,这已经突破了200师死守同古12天的记录,本身已经算得上一个奇迹了。不仅如此,65团在战斗中还一个穿插,出其不意的袭击了55师团直属队,缴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图,可谓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不过为此,新22师损失总兵力已经超过2000人,剩下的部队也疲惫不堪,dàn • yào储备的补充已经跟不上消耗的速度,一线部队很多只能依靠缴获的日军装备支撑。更糟糕的是,随着部队的后撤,他们已经逐渐离开了地形复杂的斯瓦地区,来到了一马平川的平满那地区,之前利用地形的战术不再好用,再拼下去就得用这只疲惫之师在无遮无拦的地方正面硬抗日军的机械化部队。
而且在国军中有这样一个“传统”,如果你能坚持下去,就会被要求坚持的时间更长,因为后方的准备总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没有完成的那一天。按照现在杜聿明说的,由于新38师刚刚进驻曼德勒,还没有能够赶到平满纳完成集结,200师还需要多修整几日才能更有把握,96师正面防御工事尚未修建完毕。所以再多坚持几天,等后方部队准备万全后再全面执行平满纳会战。
不过廖耀湘不打算“惯”这个毛病,毕竟敌人这段时间也被新22师打得死伤惨重,一步一步的走进了平满纳的陷阱。凭借38师,200师,96师,军直属队再加上他的22师完全可以完成这个目标。就算没准备好,也完全可以在战斗开始后逐步加入进来,没必要非得等所有条件都理想化再动手。
“军座,最多一天,我就得撤下来了,您哪怕军法处置我也行,不然22师真的就完了,我好歹还要给新22师留点种子。”
廖耀湘声泪俱下的向杜聿明请求道。
电话那一边的杜聿明叹了口气——这毕竟是自己第五军的部队,也有些于心不忍。
“叫弟兄们再坚持最后一天,然后撤下来,96师和200师会主动出击,进攻敌55师团。你们现在平满纳修整几天,然后跟进……”
没等杜聿明说完,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了一声“报告!”接着是纸张展开的声音。然后,电话的另一边就传来了杜聿明几近于失控的愤怒咆哮:
“什么?这帮英国佬,又TMD跑了?”
……
4月14日,西线的英军,在日军33师团的步步紧逼下,节节败退,英缅第一师随即放弃了亚兰缪地区防线,准备向仁安姜一带逃去,汇合英印17师和第七装甲旅的同时协助摧毁仁安姜油田,避免落入日军之手。然后在没有通知中国军队的情况下,拔腿就跑,将中国军队的侧翼完全暴露给了日军。
直到15日,由于仁安姜油田爆破工作过大,英军人手不够,请求中国军队派人支援,这才让中国军队知道自己的右翼已经有了这么大的一个缺口。
“这帮英国佬!跑的比兔子还快!”
杜聿明一面愤怒的放下电话,一面下令把史迪威叫来,“通知”他这个情况——毕竟是他当初去和英军的亚历山大谈好的关于英军的防御。
史迪威也几乎和杜聿明同时接到了这个报告,和罗卓英一起赶到司令部商讨对策。不过眼下中国军队中还有一只预备队——曼德勒的38师,如果让这只部队立即填补住英军留下的缺口,没准还可以抵挡一些时候,为平满纳会战争取时间。不过那也意味着参加正面攻击的部队被削弱了。
正当将领们讨论不下的时候,又一条情报传来——日军56师团从同古出发,一个迂回突击,就攻占了左翼的重镇莫契,驻守在这里的中国远征军第六军55师,连一天都没有坚持住就在师长陈勉吾的带领下仓皇逃窜,第六军的防线也因此土崩瓦解。
这下,杜聿明顾不上去责怪英国人了。日军56和33两个师团正在一左一右的向平满纳中国军队主力背后包抄而来。
本来为日军准备的平满纳包围圈,现在反倒成了日军的反包围,新22师官兵血战了16天的战果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