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兄弟(1/3)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曾参岂是shā • rén者,谗言三报慈母惊。”
——《增广贤文》
1941年10月初,重庆市郊,宾客楼酒店。
宾客楼此时高朋满座,虽然是在重庆郊区,但是这家不太正宗的菜馆却一向是客满。即使是在这个饿殍遍地的年头,相对便宜的价格和还算过得去的菜色,总能引来一部分还能够吃得起饭的人。尤其是借着距离军官们比较密集的居住区比较近,不少军官也都喜欢在这里吃点东西。
从这些军官们大部分都给钱这一点来看,这里的掌柜的也多少是有点背景的。不过,从依然有一部分军官不付钱看,他们的背景也不是很大。
这是个低落的年头,放眼看去,半个中国都已经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之下,而去年年底上演的皖南事变引发的连锁反应余波尚存,手足相残,日寇步步紧逼,让整个国家的前景一片黯淡。
然而酒店的柱子上上却依然高挂着好几面“莫谈国事”的牌子,和这里悠闲吃饭的军官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颇有点“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意思。”
“回锅肉。”酒店的伙计将一盘汁水充足,烧得通红的回锅肉放在桌子上,然后向坐着的两个军官一鞠躬,毕恭毕敬的说道:
“二位长官慢用,有事您叫我。”
说完,有些小心翼翼的走了下去。
这里的店小二也是见过各种军官的,然而放下菜一下去就和自己那些在门口驱赶乞丐的同僚们打了招呼——这两位军爷不对付,身上都带着家伙呢,到时候别打起来了。
他口中的两个“不对付”,此刻正衣着笔挺的坐在这里,军装一丝不苟,面对面坐着看起来倒像是一副油画。其中年轻的少尉有些器宇不凡。他神情严峻,眉宇间透露着一股锐气和英气,标准的军人坐姿,似乎对他们面前的菜肴并不太感兴趣,只是满目怒容的盯着眼前那个毫不在意的拿着筷子,一脸油光的在那里夹肉片的中校军官。
中校的军装也十分笔挺,伸筷子的胳膊动作十分精确,完全没有让身体其他部分随之而动,破坏军装的整体形象。不知道翻了多久,中校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目标,他拿起筷子,将一块用又大又厚的肉夹起,一下子放在面前的杨成峰少尉面前的碗里。然后靠在椅子背上,面无表情,不温不火的说道:
“成峰啊,咱们兄弟马上就要相隔半个中国了,这分别前,你就打算一直给你亲哥这么一个脸色?”
“哥!”
少尉死死的盯住中校的眼睛,然后满面怒容的问道:
“我去第五军,是你安排的吧!”
中校放下筷子,双手抱胸,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悠然说道:
“你既然这么不愿意跟我去胡长官的第34集团军对付共产党。第五军也是个好地方,无论是现在的位置还是将来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其实这样也好,毕竟和共产党摩擦虽然更能得到上峰的赏识,但是危险还是很大的!不比和日本人打安全多少!”
他的身体略微前倾,语重心长的继续说道:
“你知道我多不容易,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才好容易把你安排到第五军这个一天能吃三顿饭的地方吗?”(国军标准是一天两餐)
说完,中校又拿起筷子随便给自己夹了块肉,放在自己的碗里,似乎要犒劳自己。
“哥!”
少尉满面怒容却不好意思发火,攥着拳头在空中挥舞了半天才放下,说道:
“我们同一期的明明都被分配到第74军,只有我去贵州的第五军,你让我的同窗们咱么想……”
“你知道第74军现在在哪里吗?你知道为什么你们这一期大部分人都一股脑去了第74军吗?”中校放下筷子毫不客气的问道。
“第74军现在在长沙!正在参加长沙会战,和鬼子拼的太凶,死伤惨重,现在急于补充军官。”
“那你也知道鬼子对长沙志在必得吧!现在去74军,凶多吉少。”中校说完就从碗里架起那块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哥!34集团军在陕甘一带监视共产党,第五军在贵阳修整,都是后方。我是个军人,对共产党没什么兴趣,也不想待在安全的后方。杀鬼子才是我的职责!我不怕战死在长沙……”
“职责个屁!鬼子啥样子都没见过,口气倒是不小。”中校吃完了嘴里的肉,一脸不屑的笑了笑,然后止住笑容,压低了声音说道:
“第五军是中央军中的嫡系,战功卓著。杜军长也是委座的爱将,这就是你将来往上爬的梯子。这血战昆仑关,歼灭鬼子第四旅团的功勋部队多少人想进去沾光还进不了呢。还有,我听人说,第五军在昆仑关死伤惨重,现在修整期快结束了,去的军官提升机会很大,尤其是咱们这些黄埔生。而且上峰似乎有意将其作为拱卫西南地区的主力和全军的总预备队,也就是委员长的‘御林军’。估计一时半会没有作战任务了。74军虽然也算是中央军精锐,但是部署在湖南地区,太靠前了,历次战役死伤都过于惨重。而且鬼子目前主攻的方向也是湖南地区,接下来的仗还少不了,如果去了74军,有可能在进阶前就先丢了小命。你就别成天想着什么和鬼子拼命,中国人多了,拼命的不差你一个。将来等你高升了咱们还得相互提携呢,俗语有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杨成峰一脸想要一拳揍上去的冲动,但是始终没有下去手,他一脸恼火的坐下,拿起筷子,夹起那块肉在嘴里用力嚼了起来吞咽下肚。然后平复了一下心情,一脸报复式的问道:
“哥!爹的那个笔记本,你还带着吗?”
中校的筷子停在了空中,他脸色骤变。愤怒,愧疚在一瞬间连续出现在脸上。僵住了好一会儿,他才用颤抖的手从衣服口袋中拿出一个不太厚的黑皮外壳,一看就是进口产品的笔记本,一下子扔在了少尉面前。
“爹的遗物,给你了!”
笔记本早已经磨损,看起来很旧,上面还有不少遗留下来无法清洗的血渍,里面记载的字迹也有些褪色,然而那些字迹却早已经印在中尉的心中,也印在这个民族近代屈辱的历史上——从1840年起,中国每一次的战斗结果,每一次的失地,都历历在目。
少尉拿起笔记本,并没有从头打开,而是从中间翻开了一页,一脸悲愤的朗声读到: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9日,奉天失守!
民国二十年9月20日,长春失守!
民国二十年9月21日,吉林沦陷!
民国二十年10月1日,黑龙江省全省沦陷!
……
不大却十分清脆的声音在整个饭店回荡着,一瞬间,整个饭店都安静了,鸦雀无声,甚至还能看见几个东北籍的军官坐在桌子前面攥紧了拳头,眼睛里泛着泪花。几名军官甚至直接站起身离开了饭店,似乎是已经听不进去这些在中国军人手上丢掉的累累失地,却又没有勇气组阻止他继续读下去。
“别念了!”中校咬着牙命令道。饭店的掌柜和伙计也一脸哀求的样子赶了过来,其中一个已经将那个“莫谈国事”的牌子拿在手上,可怜兮兮的看着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