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集 江南客 脚踩京城凤还巢(2/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必如此的为难他。”
贾政脸色已经挂不住尴尬,前面要是没有黛玉的出彩,他还不觉得宝玉能差多少。现在看来,宝玉这书读得,也就勉强能过个童子试。
唉怎么读书就这么的难?
他站这半天,心里也在暗暗思索着如何的破题、承题,想来想去也是没个头绪。刚有一个念头上来,再一看那些学子的答案,自己方才知道是想错了。
顺着李修的话,呸了宝玉一下:“看你还有何面目见那些姐妹?丢人败家的东西,还不快收了你的卷子走人!”
宝玉如蒙大赦,低着头拿好了笔墨纸砚,一溜烟的跑走,不敢回头去看父亲一眼。
各位先生们就当看不见他们父子俩,贾员外郎的闲名是满朝尽知。可说是无一、不会;无一、不通。
他爹给他求了一个工部员外郎,历经娶妻生子复生女,终于在女儿荣封贵妃时,提升了官职,晋位郎中。
宦海沉浮与他无关,可谓深潜不出水,自无风浪摧。
见他过来说话,也都笑笑,带着他说几句文章事,总要给新晋的副国丈些许面子。
李修还在恼恨被轰走的事,站的远远地斜楞着眼瞟着这边。
黛玉心里好笑,与竹鹤先生求情:“真不要他知道消息的话,恐他会有怨言的。”
范竹鹤也瞟了一眼拿姿作态的李修,不管李修能不能看见,都瞪他一眼,转头温言细语的和黛玉说话:“林丫头,这是为了他好。怎么说都是个被软禁的家伙,能少出头,就不要露面。再说书院有王甲礼他们几人在,还是有着胜算的。”
“怕他不依的。先生也知道这家书院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也不行。”
范竹鹤还是拒绝:“对方来势汹汹,其目的就在于挑起南北士子的争斗。老夫宁愿他夹着尾巴读书,也不想看见他出头争锋。他身上羁绊的人和事太多太杂,一个不好,就成了朝中新旧派系争斗的由头。那时候再后悔缩回来,可就没了机会喽。”
黛玉静下心来想了想,先生说的还是有理。若只是自己出面,对方有以大欺小欺凌弱女之嫌。正如那些教习们所说的一样,赢了黛玉的草木书院也不露脸,万一输了的话,那才叫一个丢人。
再说,比的是学生,草木书院的学子人是穷了些,却都是意志坚定之辈,否则也捱不到草木书院草创。缺的就是博字,幸好林家藏书给他们补上了短板,假以时日的话,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黛玉点点头,答应了竹鹤先生所托,将金陵体仁书院要来京城以文会友的消息,瞒住李修。就让他好好的躲在书院中读书吧。
不得不说甄家的动作很快,甄宝玉此番进京,除了刺探一下京城政坛风向外,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那就是其姐甄玉嬛被老太妃召进了京。
先皇后薨逝已有三年多,至今尚未重新册立。据传有宫闱秘史,知者了了讳莫如深。
故此,如今的天子是无后无子。
贾家元春先晋了贵妃,却因为是勋贵之女封不得后,所以甄家女忽然的奉召进京,里面有颇多的揣测。
江宁甄家,非爵非贵,只是太上皇的心腹,当年拥立太上时,出力甚多,深得朕心的一户在野奢富人家。
太上每每下江南时,都是甄家接驾,可见恩宠一斑了。
体仁书院,原是甄家私塾,被太上御笔亲封为书院。自此广开方便之门,汇聚江南学子,成为了江南文坛执牛耳者。
此番进京以文会友,不过是遮掩甄家女玉嬛进京的行踪。明着有江南学子叫阵京城学子的噱头,也算明年大比之前的较量。
尤其是京中传出了三十六位次的消息后,满天下都被江南学子的北上吸引住了目光。
甄玉嬛就这样暗中进了京。
竹鹤先生所能知的也就是学子北上的消息,故此交代黛玉,一定要瞒住和看死了李修。不论草木书院的输赢,都不能让他出头。甄家虽不是勋爵,却比勋爵更贵重。等闲碰不得他们家,否则就要承受太上的制裁。
黛玉领命后,笑着告辞了竹鹤先生,慢悠悠的来到李修身前,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自己乏了,要李修陪着她登上山顶去看看风景。
李修想说乏了就去歇着,却见到黛玉挑起了面纱,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只好点头答应,牵过马来,扶着她上马,顺手拉住了缰绳,熟门熟路的带她沿着山路登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