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回国前的工作(2/4)
简单地问候过后,采访正式开始,第一个提问的记者是魏国的记者:“我们看到穆白先生在昨天的挑战中,大部分都是现场写歌,请问那些歌是你即兴创作的?还是早有准备?”
穆白早就想好了怎么回答这种问题:“怎么说呢?也不能叫即兴创作,也不能叫早有准备。
“就像《呈渡》这首歌,我在之前的一个娱乐节目里,就演唱过一个很小的片段。
“我在说一遍我的创作过程,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创作的,反正我的脑海中,经常出现一些歌曲的小片段。
“在情绪达到一定的共鸣后,这些小片段会发生‘化学反应’,才会吧小片段勾连起来,或者发散开来变成一首歌。
“我来到呈渡口之后,这里的风光让我颇有感触,我很快就创作出了这首歌。”
魏国记者跟着问道:“那么这首歌确实是你在来呈渡时候,才创作的一首歌?”
“是的。”穆白道。
“那其他的歌呢?”魏国记者又问。
“大部分都是我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才创作出来的歌曲!”穆白大大方方承认了这一点,以免有阴谋论者,说穆白早有准备,这次歌曲大会就是一场有预谋的作秀这样的论调。
他在“歌曲创作”上的慌都撒惯了,丝毫没有脸红的感觉,连他自己都要以为那些歌真的是他创作出来的了。
穆白地回答引起了现场极大得轰动,从未听说过,有人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首歌的创作!
“这不可能!”立即就有记者质疑道!
顾博盈打开面前的话筒道:“这个我可以作证,穆白最近正在制作一部动画电影,根本没时间进行歌曲的创作!”
穆白也道:“就像那么多歌手无缘无故向我们发起挑战一样,一切皆有可能。”
有顾博盈的佐证和穆白的回答,大家基本上都信了,在短暂的混乱后,大厅里立即恢复了秩序,毕竟时间宝贵,大家不可能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质疑上。
而有的记者已经想好关于穆白报道的标语,比如可以叫“天才少年,十分钟创作一首新歌”之类,总之一定要凸显“天才少年”。
除了天赋,记者们实在想不出别的名词,来形容穆白的创作过程。
第二个提问是周国的记者:“穆白先生,在刚刚结束的歌曲大会上,除去你跟顾博盈主动挑战的歌手,有六个歌手先后向你们发起了挑战。
“特别是这些人当中,还有石凯这样晋国崇文阁的客座学士。正如你所说,这是一个很反常的现象,请问他们为什么要向你们发起挑战?”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不过我要对背后的策划者说一声谢谢。”穆白微笑道:“我都没想到被不怀好意的人在国际盛会上针对,是一条在国际上提高知名度的捷径。”
周国记者赶紧接着问:“你的意思是说,昨天的挑战是有人在背后策划的?”
“很显然是的!”穆白认真地道:“我从来没有跟包括石凯在内的任何外国歌手打过交道,这次来呈渡口甚至是我人生中第二次出国,我们之间根本不可能有矛盾。
“有人会说是不是因为争夺‘国榜’的名次,才会被他们针对?可是在这之前,我们之间并没有出现在‘国榜’上的名次相近的情况。
“我的主要注意力也不在‘国榜’上,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矛盾!那么没有矛盾,没有动机,只能是被不怀好意的人策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