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六章 故意(3/4)
“要想搬倒一位亲王,仅凭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还是不够的。”
苏御掸了掸手里的书信:“这就好比是皇帝交给曹玉簪的一张试卷。可这试卷答了满分也不足以及格。如果皇后真的不及格,皇帝或许有其它想法。当然这是我的猜测,或许是不对的。但现在我找不到其它更合适的说法。”
苏御把那封信揉碎,往纸篓里一丢:“这东西没用,咱们还是要从更深层次下手。”
屠彪低头不语,梅红衫闷不吭声。
苏御继续道:“什么是亲王,皇帝的亲兄弟才是亲王。世袭君主家天下,整个大梁朝都是他们家的,玩死几个女人算什么?这对普通人来说够剐刑,可对于亲王来说,这都不是大事。”
“所谓王子犯与法庶民同罪,可是你们看到哪个王子与庶民同罪了?那不过是说一些好听的罢了。打个比方,陈太后一声令下弄死那么多妃子,大理寺敢说太后有罪吗?太后有实权,是皇帝的母亲,大理寺不敢管。可是亲王是皇帝的亲兄弟,大理寺就敢管了?不是说大梁朝没有刚正不阿的官员,只是在陈太后时期,那帮人已经快被杀光了。或者心灰意冷不愿意再那么刚了。”
“要想判亲王,就不能从这些事上下手。而是要从立场上下手。他是否忠于皇帝,这才是重点。”
“还有,我们要弄明白一件事。皇帝要想杀谁,他未必一定要有证据。只要皇帝对这个人产生怀疑,这个人就已经犯罪了。至于用什么理由杀他,那不过是动动笔的事。那么皇帝为什么还要让皇后来查这件事?”
“这就是我认为皇帝考验曹玉簪的地方。如果曹玉簪一门心思查罪证,那她就走错路了。这就好比一个勤劳的皇帝,每日通宵达旦批改奏章,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全身心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可如果他不懂权术,那他的下场依然会很惨。”
“皇帝其实不一定非要上朝的。那些具体的政事完全可以交给大臣去办。但凡能当上大官的人,各个都是能人,只要他们想好好办事,每件事都能办得井井有条。而皇权最重要的是对军队的把控。只有军权在手,才可以去考虑其它的事。”
“为什么三大门阀如此有权势?无外乎是因为他们手里握着军权,而且时刻都保持着一种鱼死网破的态度。这就让皇帝无从下手。可是除了三大门阀,皇帝想办谁都不是很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