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使团(3)(1/4)
李旭现在每日不过睡四个小时左右,白日处理政务不提,晚上还要修行武功,每一日都比当年高考时还辛苦。
“陛下,您该少喝几杯。”陈朝恩抱着一大摞奏章轻轻放到桌子上。
黄酒入口虽醇绵,不过后劲很足,此时李旭面上还有些酒意,不过他还是要继续自己的工作。
真是给自己布置作业,李旭皱紧眉头看着桌子前面那一堆厚厚的玩意,其中有几个用秘匣装着,上面贴着封条,这都是他赐予专奏权的官员寄回来的。
“啊,元稹。”李旭伸出手在奏折堆里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属于元稹的那个秘匣。
密封完好,封条还是当时的样子,封泥也完全没有被破坏的痕迹,李旭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将秘匣打开。
这种专奏权一般都是通过驿馆体系送到京中的,纯粹的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上走的过程中不会被中书省的那些官僚们过一眼,只有皇帝才能第一时间看到。
白乐天和元稹此时都不在京中。
田弘正如潮在即,白乐天作为自己的特使已经前往魏博镇,看看田弘正有什么要求,并且和田弘正一起到京中来。
“……臣自扬州过江,淮南节度使蔡公送至京口,大江阔约十里,实天堑也。昨至润州,浙西观察使陆公亲迎,详问京中变化及摩尼教乱事,臣据实以答。今日赴苏杭采买丝帛,浙西之地,家家种植桑麻,丝价较关中、河南皆低,今岁大熟,米一石不过三十文,臣赴浙时过石头城,虎踞龙盘,实在是王气所在。迁都之事,唯望陛下三思……”
李旭将元稹的奏章合上。
自己把元稹派到浙西去就是为了弄点钱来。
今年的漕运即将开始,李旭交给元稹的任务就是在浙西收购一大批丝绸,然后运回关中。
以现在关中的丝价,等到元稹将这批浙西的丝绸运到白玉京时,所获得利润要翻上百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