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自觉行为(2/3)
就在送走高丽使节崔齐颜的第二日,许当便亲自去了鹿鸣书报社。
将自己写的一份文章,交给了鹿鸣书报社会的林总编,由其安排刊登之事。
许当进士出身,文章水平自然不是问题。而文章的内容,却是由安乐侯所定,自然也无问题。
林中友身书报社会的总编,也非是僵化之人。看了许当的文章之后,不由甚为赞同。
“许兄这篇文章有理有据,论证举例甚为详细。若非是有西夏和辽国这等例子在前,只怕没几个人会注意到此事。角度新奇,却是发人深省啊。”林中友不住的赞道。
这篇文章次日便见了报,在头版头条之上,一下子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不但官家赵祯看到了这篇文章,朝堂的各个大小官员,也都看到了。
没办法,头版头条这么硬的位置,想不看到都难。
而且这文章的标题也足够惊人,内容更是放眼天下诸国。可谓纵论古今横谈万里,足显见识之开阔。
在这篇文章之中,许当以宋、辽、夏三国为例。大宋最早有的火器,辽国后来有的火器,西夏没有火器,正好是三种不同的情况。
而现在这三种不同的情况,体现在三国如今的状态上,便是大宋壮大、辽国隐忍、西夏亡国。
但是辽国有了火器之后,却又开始了对高丽的攻伐,足见火器的用作之大。
从而,由此推出科技的重要性。许当在这里,将火器归类为诸科之技中的一种,就此提出科技这个说法。
然后便是举出诸多史上已有的例子,神农尝百草而有农耕医药,礈人取火而使人有熟食可冶铜铁等等不一而足。
许当这篇文章扬扬洒洒,写了足有近两万字。
虽然比较长,便是内容却是十分丰富,让人看了并不枯燥。
即便是范宇看了,都认为许当写卫篇极好的科普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