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六九 刨他祖坟(3/4)
所有包衣和壮丁免罪,老弱前往兴安要塞,精壮前往赫图阿拉效力。所有人,在前往赫图阿拉之前,上缴所有武器。
这是李德灿为宁古塔准备的条件,却是没有想到蒙古人和包衣发挥了如此作用,未免谈判失败,出现意外,奥巴临时改变条件,宁古塔所有反正之人都可以保留私人财物,宁古塔库银之中,拿出两千两旌奖科尔沁台吉安巴,以每匹十两的价格和买蒙古人手中的战马,调拨宁古塔库银,为朝鲜火枪手补发三个月欠饷,其余奖赏反正包衣和壮丁以及为离开的蒙古人提供遣散费。
前往兴安者,上缴所有军械,前往赫图阿拉效力者,可以保留弓箭、武器,但要上缴铠甲、火器和弩。
显然,李德灿依旧秉持着陆军一贯的政策,陆军的大门向所有民族敞开,但不能有单一民族的军队,到了赫图阿拉,朝鲜火枪兵也会进行改编,而在辽东这个紧靠着草原的地方,可以用蒙古兵,但不能有蒙古军。
而在宁古塔反正的三位首领之中,最吃亏的莫过于安巴,安巴原本想掌握住麾下这支骑兵,为合众国效力的,却不曾想得了一个‘荣养’的待遇,但他手里没有什么资本与奥巴谈判,只得接受,虽说可以拿着钱,去永宁购置田宅,做一个富家翁,但只有二十八岁的安巴显然也不想这么早认命,他唯一做的就是让前往赫图阿拉的文在成捎去了一封他的亲笔信,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想要为合众国效力的愿望,原本以为不会有回应,但李德灿看后,深感一个能听懂满汉蒙三方语言,且熟练使用汉字书写的蒙古贵族是多么的少见,于是把他召进了辽东军管会效力。
辽阳。
对于关外的清人来说,新的一年绝对是煎熬的一年,山东战场迟迟没有消息,关外的旗民们不知道自己家人的死活,而在开春之后,先是赫图阿拉遭遇袭击,继而是辽西和辽东半岛海岸线相继出现警讯,沉寂了几年的沿海,如今再次沸腾起来,而这一切,都压在了满清在关外的主宰——巽亲王满达海的身上。
四十岁的满达海是礼亲王代善的第七个儿子,多尔衮死后的理政三王之一,原本应该十年前死于天花的他,因为常年在关外掌军,幸运的躲过了满洲人最怕的疾病,执掌关外八旗,总揽永宁、辽东和朝鲜三个战区的实权王爷,仅次于安亲王岳乐的存在,满达海却过的一点也不舒心,反而在过去的十年里谨小慎微,以至于四十岁,辫发已经白了大半。
关外八旗虽然地位不如老八旗,但仍然是皇权的巨大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顺治不会不明白,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他曾经安排过盛京将军去取代满达海,却是在永宁和朝鲜两个方向遭遇惨败,无奈之下的顺治,只能再次启用满达海,只是安排了盛京将军达尔罕和宁古塔将军巴尔泰分满达海的权,满达海泰然处之,但现在,达尔罕率领关外八旗精锐去了山东,巴尔泰已经死在了宁古塔,满达海又一次成为了关外无可争议的主宰,但现在,强敌环伺,硝烟四起,满达海再次站在了火堆之上。
满清虽然入关,但辽东依旧是满洲上下认准的唯一退路,所以盛京不仅有八旗,还有一整套的六部,就是预备不测的。
“朝廷驳回了我们请援的折子,也不许山东的关外八旗回援。”
“索尼大人再次以皇上的名义,命殿下率军东进,收复兴京和宁古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