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海禁问题(2/4)
夏完淳说的这些事,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穿越者,朱由检当然很清楚。
明朝的灭亡,其实和海禁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向海洋要资源要财富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共识,15世纪末由欧洲人开启的大航海时代。
更是让资源贫瘠的欧洲发展迅速超越亚洲,奠定了欧洲数百年的繁荣。
而早在大航海时代近百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就已经率领规模空前的舰队扬帆出海、连通世界。
但这世界航海史的奇迹没能继续下去。
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在即位诏书中宣布停止下西洋,明朝的海洋探索基本废止。
而终止郑和下西洋,就是明朝文官集团出于自身利益出的政策。
明朝文官提出停止郑和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是说“支费浩繁,库藏为虚”,说白了就是花钱太多,造成国库空虚。
但这是只能忽悠身处皇宫、远离民间的皇帝的假话。
从南宋时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发展进入高峰。
南宋以远小于明朝的国土面积,财政收入却能达到明朝的25倍,海外贸易占了大头。
宋朝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每年仅是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的税收就达200万贯(约等于200万两白银)
如果说南宋的历史离明朝较远,那元朝同样是海贸大国,装满瓷器的海船川流不息。
东至日本,西达东南亚、波斯、阿拉伯、非洲。
可以说一次海外贸易的利润动辄十倍、百倍。
海外贸易的暴利对于江南地区的官僚豪绅来说根本不是秘密,很多家族就是靠这个发的家。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解决倭寇以及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的残余势力的侵扰,下达海禁令。
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大市舶司,禁绝对外贸易,凡是私自建造海船、进行海外贸易的人一律处斩、家属发配充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