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姚启圣(3/4)
姚启圣又和一般的督抚不同,毕竟是立有军功的,但康熙没有按例赐祭葬,给谥号,就连官方总结性的祭文也没有。
这就说明,康熙没有对姚启圣盖棺定论,大致还是持否定态度的。
事实上,姚启圣在福建百姓的心目中,其形象也很一般。
同时期的福建巡抚吴兴祚尽管也没有得到康熙的褒奖,但他死后当地官民拥戴,呼吁将其作为好官祭祀。而姚启圣不然。
姚启圣死后不久,朝中御史便追究他修造船舶、军械亏空四万七千两银子,请求康熙给予严肃处理。
康熙他念及姚启圣生前劳苦,免于追缴,这多少还是给了姚启圣一点面子。
作为皇帝,一个帝国的统治者,康熙不喜欢姚启圣的性格,他并不完全接纳这个劳苦功高的臣子。
因为康熙比谁都明白,姚启圣虽然感激自己的知遇之恩,钦佩自己的雄才大略,但实际上还是不接受自己、看不惯官场上的虚伪与狡诈。
纵观姚启圣的一生,可用“骄傲“二字概括。康熙对他可谓“又爱又恨“。
他不像李光地那样对康熙言听计从,也不像周培公那样直言顶撞。
而是顺从中有些反叛,钦佩中又有桀骜不驯,巧舌如簧,一针见血地讽刺朝中官员。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使得他极尽批判之能,只为给当时污浊的官场带去一丝清风。
尽管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面前如蜉蝣撼大树,但他的风骨值得后人敬仰。
为弥补禁海、封锁tái • wān给沿海居民造成的损失,康熙下令,凡迁地的居民都可得到土地和银两,可百姓实际得到的银两远远少于应该得到的。
姚启圣心里知道这是被各级官吏层层克扣的结果,可面对责问,他仍无能为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