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4(1/4)
r/>秦王在行馆里静养了几日,手脚伤势颇有起色,这日午后,正当他在行馆水榭里休憩,孟和请见。
孟和在几丈外朝着半躺榻上的秦王叩拜,得了秦王漫不经心一个手势,起身,往前靠了几步,却依然保持着距离。
臣下与主上的距离。
秦王府等级严苛,野旗族到底是马背悍族,治府如治军。秦王府里每一个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到军务政事,小至出府走哪个门,皆有法度。孟和身份虽特殊,亦不能例外。他记得两三年前,秦王还不是秦王,曾有个士族出身的年轻人搏得了西北战狼的赏识,青云直上。那青年勇冠三军胆色过人,是那种为帅者必惜之的悍将,他为此一度心生危机,第一心腹的位置摇摇欲坠。只是没多久,那青年就失去了跟他争的机会。他被斩首,被赏识他的主子当众正法,因为他私自跨了战狼的坐骑。孟和永远不会忘记,秦王下令斩人时那冷冽的毫无转圜余地的眼神,如同处决战犯,毫不留情。那个时候他就知道,“旧情”这种东西有些人是注定没有的。西北战狼的心腹,那也只是别人眼中的心腹,他跟西北军里任何一个兵将没有不同,如果犯了禁,一样罪无可恕。
“何事?”秦王躺在软榻上,悍气不减。
孟和躬身禀道:“臣昨晚密会京师几个老臣,那帮老家伙反水了,归顺秦王府一事个个闭口不提。”
秦王微闭着眼,并没有发话的意思。
乱世之中,不单良禽择木,秃毛老鸟也会削尖脑袋给自己找个好一点的窝,人人审时度势。秦王显然是根降龙木,秦王府乃是最牢固的窝,若能得到庇佑,那便安枕无忧了,故此,朝中官儿曾经暗地里向戍边王示好的不乏其人。
秦王一直懒得跟那些个软骨头老臣做过多牵扯,对投诚之事素来不屑,直到最近才突然有了跟那些想要琵琶别抱的老臣接头的心思。
孟和接着道:“当初摇尾乞怜偷偷摸摸向您示好,争着祈求当条狗的机会。现在给他们,他们倒矫情起来充忠臣,真是连做条狗都让人瞧不上。他们对秦王府出尔反尔,总该给些教训,不知王作何示下。”
秦王似乎心不在焉,仍然一言未发。
孟和久不见主上示下,默然片刻,咬了咬牙,道:“王可知那些老家伙因何胆敢出尔反尔,不惧秦王府之势?”顿了顿,像是突然想到什么可笑之事,“因为他们都以为您和皇帝站在了同一条船上。王中毒之时,皇帝没有袖手旁观,之后您又一直住在皇宫直到前几日,京师之中早有传言,您与天子君臣和睦。就前几天在猎场,您斩兽救驾,当机立断,众人皆目睹。这两天便传出了王与天子上下一心的谣言。所以臣昨日密会那几个老臣,要他们做内应,他们只道是皇帝借您之手试探他们去了,一个个指天顿地,对着臣表示对皇帝的赤胆忠诚。”
秦王皱了皱眉,面色微沉,锐利的眸光挑了挑,“孟和,你想说什么?”淡淡的语气,凌厉地质问。
孟和垂下眼,半晌,咬牙道:“天下都惧怕您,眼下这情形,皇帝显然借您之势得了便宜,臣前日得到消息,兵部……新相李继似乎也因此有意交出手中抓了多年的十万兵权。如此,加上五万禁军和骠骑将军任不悔正在整编的各地州府十万人马,皇帝手中就握着大军二十五万……”
“那又如何?”秦王狭长的利眼划过一抹冷厉,冷笑:“十几年没上过战场,都是一群草包。”
孟和闻言明显松了口气,他跟在秦王身边将近十年,实在不想看到西北战狼哪一朝会鬼迷了心窍,因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忘了王图霸业。斟酌了片刻,又道:“话是这么说,不过,皇帝若是调不动军队,朝廷兵权能四散,于王的霸业更为有利。”
秦王淡淡掀了掀眼皮,“他就是不借助本王的声势,那二十五万人马,迟早尽收掌中。”冷冷睇了近臣一眼,“孟和,你这般极力贬低他,把人说得一无是处,可不是你往常作风。”口气冷硬,显然相当不悦。
这是回护?
孟和尚且不知道自己曾经被最不待见的软柿子皇帝捏在手掌里玩了一把,萧纵在他看来仍然没用得无可救药。
“王……倒是很看得起他。”一时没止得住,回驳的话脱口而出,孟和面色一僵,随即屈膝,“臣失敬。”
秦王面上隐隐腾起一股怒意,冷冷剐了孟和一眼,忽然道:“楚王那边情形怎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