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85(3/3)
“好。”管驸马沙哑着嗓子说。
两个婢女相顾失色,一个惊呼起来:“太子?!”
管驸马挥手阻止了她的激动,正色看着青羡林……道:“公主地鹰冠暂且寄放在莲太子处。少则半月,多则半年。我必让王庭与平凉王府决裂,撤出大泽之北,一路往南,绝不再返。还请莲太子珍惜承诺,善待我妻主遗骨,管某万分感激。”
岂料青羡林并不满足,摇头道:“不。不是逃亡南方。是与朝廷议和。”
管驸马还没做出什么反应,那婢女已经气得冒烟了:“你这丑八怪!说的什么浑话?!要……要我们太子和朝廷议和?!你到底有何居心?!”
“我有何居心?姑娘想必也是汉人,不是乌兰人。”青羡林说。
那婢女怒道:“你管本姑娘是汉人是乌兰人?!”
青羡林却不再理他,看着一旁的管驸马,淡淡道:“殚精竭虑。忧谗畏讥。何必呢?”
这八个字似乎深入了管驸马的灵魂,他陡然一个激灵。先是一阵茫然,旋即苦笑。到最后,这个一直病怏怏的公子放开紧紧按在膝盖上地双手,张开襟抱哈哈大笑,病哑的声音中带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洒脱与豪迈。他停止大笑稳定气息时,原本带着一丝湿润的双眼光华流溢,宛如明月,说:“我为她夏入夷,我为她敛抱负,我为她背叛祖宗、不问六亲。也不差这么一个殚精竭虑,忧谗畏讥。”由婢女扶着站了起来,微微躬身,道,“莲太子,今日一别,相逢有期。告辞了。”
“叶才子何妨稍坐片刻?”青羡林脸色嘲讽的神色收敛了许多,相请地姿态也诚恳了不少。那边管驸马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他善意地笑了笑,道:“十二年前,叶公子仗剑出游,琅府作治世三策,天下震惊。青某有幸拜读,宾服不已。未几,叶公子销声匿迹,原来是聘娶了乌兰部的扶沅公主。”
这个琅府作治世三策的叶才子,我其实也是听说过地。到底是哪儿听过的……
我很努力地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是曲宁。那个立志要出仕,要辅佐君王,造福苍生,让生民无所虑,将士皆解甲,普天祥和,万世太平的曲宁。曲宁从小就喜欢念书,读了什么好书就会拖他弟弟显摆,美其名曰教育弟弟争气,一直被他弟弟缠着的我自然就糟了池鱼之殃,听了不少治世名策、针砭时弊的文章……
叶恬、大才子、琅府……这几个词被曲宁叨叨了大概有半年,我想忘记也很难。
听着青羡林和管驸马……哦,现在应该是叶恬了,说了半天,我也稍微明白了这个人的经历。叶恬,少年时期应该是天朝很有名的才子名士,后来不知道怎么的遇上了乌兰部地扶沅公主,为了这个女人,不惜定居蛮夷之地,更换姓名,与家族亲朋断绝了往来。这么多年来,夫妻二人顾忌也是琴瑟和谐,不妙的是,乌兰部反叛之心不死,与平凉王府勾结?是勾结么?这个暂时存疑。总而言之,打仗了,扶沅公主死了,乌兰王庭乱了,那个什么王太后居然把这个汉人驸马册封为太子……呃,蛮夷真奇怪。这样也可以?……正是因为这个太子是汉人,乌兰内部反对的人肯定很多,所以,青羡林逼他和朝廷议和,乌兰内部的反对势力必然诬陷他出卖乌兰,这其实就是把叶恬架火上烤么……
“驸马幼时长于天朝,应该知道天朝如今百姓和乐,吏治清明,歌舞升平。乌兰部又如何?同姓通婚,买卖奴隶,生死杀伐皆如儿戏。春患暴雨,夏有狂风。大泽多雨,大漠干旱。君主有为或可安居,偏偏部落大位十年抢夺一番,嫡血亲人杀起来毫不手软——为什么当年天风宿可以大败乌兰?仅仅因为天风宿是三百年难得一见的名将?!今日区区一个随军幕僚收拢残兵又何以重创乌兰?平凉王伤重避居王都,曲世子年不及十六,一样逼得乌兰往南溃逃?”青羡林轻描淡写地说道,一个字一个字吐得很快,却十分清晰。
叶恬还没有说话,他身边地婢女已经冷笑道:“真的是百姓安乐,歌舞升平么?敢情去年萧王之乱是在乌兰打地?敢情老皇帝是策马踏青时不小心摔死的?敢情安王谋逆案被牵累的一千九百多口鲜血都是流在乌兰王庭的?”
青羡林淡淡道:“萧王事,谋权。安王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