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讨价还价(3/4)
李豫把奏折还给李适,“这件事朕不参与,你和几位相国商量决定吧!”
“谢父皇!”
李适接过奏折,他知道,父皇其实就是同意了他的意见,把榆林县划归丰州。
“父皇,另外还涉及到一个东受降城和榆林县同罗部交换土地的问题。”
李豫点点头,“这个可以同意,当年把同罗部放在榆林县就是临时措施,如果让他们一直留在榆林县,那东受降城就没有意义了,把他们送回金河北岸,朕完全同意。”
“别的事情就没有了,后天儿臣再向父皇汇报科举的最后准备情况。”
“科举就不用汇报了,等结束以后,再完整地汇报一次。”
“儿臣遵旨!”
李适本来还想劝劝父皇注意饮食,但他发现父皇有点疲惫,便躬身行一礼,退了下去。
.........
当天下午,政事堂通过表决,由太子李适批准,正式同意丰州刺史郭宋的请求,将胜州榆林县划给丰州,这样,丰州在黄河南岸又多出五百多里的管辖范围,榆林县的四千户人口户籍也一并划给了丰州。
这份朝廷牒文是先送到了位于灵州的朔方节度府,无论胜州还是丰州都属于节度府的军事防御范围,各州的军政事务都受节度府节制,对于地域变动这种比较重大事务,朔方节度府有知情权。
牒文送达节度府之时,正好郭宋就在灵州,他来是拜会节度使段秀实,商讨造船工场之事。
段秀实当然是全力支持在朔方节度府辖内设立造船工场,这也是他多次上书朝廷请求之事,每次都被朝廷以财政不足为由搁置了,没想到郭宋一次申请便成功了,这让段秀实既高兴万分,同时十分感慨,如果不是郭宋申请,换一个人,朝廷还真不一定能批下来,朝中有人就好办事啊!
段秀实唯一的异议,就是造船工场究竟放在哪里?他当然认为应该放在灵州,丰州人口单薄,根本就无力承担大型造船工场,而且丰州兵力也不多,对薛延陀军队只能采取守势,修建造船工场不就是让敌人烧掉吗?
而灵州各方面都要比丰州强得多,能够承担起一座大型造船工场的各种需求。
若不是因为造船工场是郭宋申请下来的,段秀实才不会给郭宋讨价还价的机会,一句话就把造船工场放在灵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