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5(2/2)
“还是买个丫头来吧,你自己也不闲着,还要做这些事。”他说道,看着刘梅宝粗糙的手。
“那里就累着了。”刘梅宝笑道,“我去给舅妈送去,你喝放着,我一会儿来拿。”
周良玉点点头,看着她走出去。
刘梅宝进了宋三娘子的屋子时,宋三娘子正在床上数点银子,虽然油灯特意挑暗,但散发着细腻光泽的银子还是一眼就被刘梅宝看到。
“哇。”刘梅宝有些夸张的做个表情,放下汤碗,“舅妈,你数银子玩呢?”
宋三娘子没理她,点完整装银子,又倒出一些碎银子还称了称,拿出算筹算起来。
“舅妈,要给哥娶媳妇准备彩礼呢?”刘梅宝见她这样认真,不由笑问道。
宋三娘子低头算完。
“也就一百多两¨”她轻轻叹了口气,皱起眉头,“不知道够不够…”
“一百多两娶个媳妇还不够啊?”刘梅宝惊讶道,“是什么人家的姑娘?”
宋三娘子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将银子收好,这才过来。
“我又没事,以后不要做我这份了。”她看着参汤,皱皱眉道。
是嫌贵了?刘梅宝嘻嘻笑。
“没事,舅妈,吃几天不耽误你给哥娶媳妇。”她笑道,将碗捧到宋三娘子跟前。
宋三娘子没说话,接过来慢慢吃了。
难道真的是给周良玉要说媳妇了?刘梅宝有些疑惑,问了几句,宋三娘子没说,也只好不问了。
第九十六章知心
隔日,宋三娘子叫了几个相熟的邻居来,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商量些什么,然后就说出门一趟,刘梅宝注意到她带着大包的银子出去的。
“真的有中意的人了?”刘梅宝按耐不住好奇,跑去问周良玉,“舅妈是不是要给你说亲了?”
周良玉没有像以往那样提到亲事少年人就害羞脸红,反而有些不高兴。
“没有。”他绷着脸干脆的答道,一反常态的没有对刘梅宝百问百答,而是坐着看账本去了。
刘梅宝撇撇嘴,觉得这母子两人都有点怪,既然他们不愿意说,她也就不再问了。
到了天黑,宋三娘子回来了,带出去的装银子的包袱原封不动的拿了回来,神情不是很好。
看来事情不顺利,银子没送出去,刘梅宝揣测道,但也知趣的没有去问。
两天之后,刘梅宝就知道宋三娘子这是做什么去了,她到广顺和例行上工时,拿到了卢岩送来的信。
“他好些了吧?”这一次,刘梅宝没有避开石婆子,而是站在从屋子借口倒水实则递信出来石婆子面前,低声问道。
石婆子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答道:“好些了,我那侄子来时,我特意问了,说大人只是还不能起身走动。”
刘梅宝点点头,不说话了,石婆子再次看了她一眼,也并不多言,贴着墙根颤巍巍的走了。
拆开信,看到熟悉的难看的字体,刘梅宝有些意外。
“伤还没好,拿笔做什么….”她暗自嘀咕道,嘴边却是掩不住一丝笑意。
这一次的信依旧是用卢岩的日常口头话写来,写了自己那一日来解县做什么,没想到竟遇上这么凶险的事。
“….我没别的想法,只是想如果你有个好歹,我活着便没什么意思哪怕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只要知道你还好好平安的活着,心里也是高兴的···.”
看到这句里,刘梅宝面色一红这句话没有动人的华丽辞藻,但她却似乎能体会到那卢岩在城门上一眼看到自己时的惊恐忧惧,那种除了要你生,别无它念的疯狂。
“还说不会说好听话···.”她抿嘴一荚,低声自言自语道。
还有什么话比这个更动人。
她的手不由捏紧了信纸,低头又接着看去。
“…你别担心,知道你我事的那些人都已经被我嘱咐过了不会说些什么,你也别担心我会因此胁迫你报答,你旧母送来的银子我不收,便是这个意思,你放心…”
这个旧母自然是指舅母了,卢盐的书信里错别字不少,她已经习惯了,不妨碍她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
看到这句话刘梅宝才恍然原来宋三娘子是这个担心,所以倾尽家财去报答恩情,要堵住卢岩趁势提亲她不由轻叹了口气,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难过。
高兴的是这两个人都费心的安排为自己着想,难过的是这两人的好心却是相左的。
说起来,她也有这样的担心,这卢岩会趁此事来提亲求娶,如此大恩,如果拒绝,这一次便是他们自己的不是,那些原本相护的百姓们便再无同情他们的理由,反而会瞧不起回避。
有恩必报这普通又浅显的道理,是百姓们最信奉的信念。
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如此做,反而贴心的替她考虑,杜绝那些知情人生这样的念头。
这样一个男人,敢为你去死,事事时时为你贴心安排真不知道还有谁能抵得住这种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