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5(4/4)
清明哥哥也就是在这时向父皇请求,要以平民的身份去参军,既能报效边关,抵抗外侮,又能细察军情,挖掘可用之才。
对此,父皇持赞同意见,除了需要有人去细察军情和挖掘可用之才外,父皇觉得,清明哥哥日后若想成为一代明君,在战场上去历练历练,对他日后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尽管母后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但是,她也是一个胸怀大义、具有大智慧的女子,她觉得父皇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便也同意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清明哥哥这一去便是整整三年,让我这个从小爱跟在清明哥哥身后前跳后窜的小跟屁虫感到无比的失落,不过,有关清明哥哥的消息倒是不断从边关传来,大多是一些好消息,主要是清明哥哥在两军对阵中的英勇和智慧而被连连晋级之事,让我也深以为豪。
而清明哥哥此趟回来也待不了几日,他回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当朝宰相之女――秦绵绵大婚的。
清明哥哥与秦绵绵的亲事在他十五岁那年便定下了,原本是打算在清明哥哥十七岁那年大婚的,却出了白虎国、云雀国进犯之事,他们的婚事也被拖了整整三年。
因着不确定战事何时才能结束,秦绵绵今年已经十九岁,算得是大龄女子了,不好将她继续拖下去,而战场也是刀枪不长眼,父皇与母后心中也有些隐忧,便想着,索性趁现在战事稍稍稳定点,将清明哥哥召回来,将婚事办了,最好能留下个一子半嗣的,他们心中也安稳点。
所以,刚刚在学堂中,从二皇兄――林昭仪之子司马仁治那里听闻清明哥哥回来的消息时,我便连忙迫不及待的、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来。我得抓紧时间,多看看清明哥哥,多与他叙叙旧,也从他嘴中多探知一些外面与边关的趣闻,不然,过几日他便又返回边关了。
不料,父皇竟然也在这里,因着我终究是跷课过来的,见着父皇,难免有些心虚。
“回禀父皇,目前边关的形势局势已经出现极大的好转,就我所在的征东大军来说,已经将之前被白虎国夺去的城池全部夺了回来,并让白虎国在最近的战事中节节败退,但是,因着这白虎国是有备而来,为这场战事也做足了准备,想将他们完全击败估计还要费上一些周折。
据儿臣观察,征东大军的元帅刘云龙勇猛有余,却智谋不足,为人处事稍稍有些冲动,幸而有军师温云在一旁压制着,尚未让他弄出什么大乱子来。不过,父皇说到能为朝廷可用的将相之才,儿臣倒真的要推荐一个智勇双全之人了,此人与儿臣一同从京城报名从军的,一开始,儿臣原本以为他只是个一时热血冲头的纨绔子弟而已,也没将他当回事。谁知,他后来的表现让儿臣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他谋略双全,总能想出一些奇招,用计谋将白虎国打得节节败退,屡立奇功。若不是他,只怕我军回收被夺去的城池也不会回收得这么快。而说起此人,父皇应当也不陌生,他便是风老尚书之孙,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