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工业革命(2/4)
可现在,唉!
他忽然想起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期间的通讯主流,电报,或者是有线电话。
如果说卫星电话以现在的条件难如登天,那么电报和有线电话,却是可行的。
但这些都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先有了电。
很久以前,当他开始鼓捣沼气灯的时候,就想过要研究发电机,但几经犹豫之后,最后还是认为条件不成熟,便暂时放弃了。
如今似乎到了该重新开始的时候了,毕竟经过了十几年的工业发展,物理基础学的普及也有了一定的规模。
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知识储备,都与十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工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没有电的参与,将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所以说电的出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很多年前,他就趁着自己的记忆还没有衰退的时候,画下了普通发电机的图纸。
这种发电机,也就是后世最常见的小型柴油发电机,在电力不足的偏远乡镇,现在都还有一些小企业常备。
当然,现在没有柴油、汽油之类的燃料,但有沼气,还可以开采天然气作为燃料。
毕竟用柴油发电机改装天然气发电机,技术上并不是很难。
为此他找来了科学院的几个主要负责人,他们都是新锐派,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
除了房植以外,其他几个都是年轻人,他们都是工匠学徒出身,曾经系统地学习过《格致学》。
当初他们被刘志挑选出来,成立了蒸汽机研发小组,并且在研究制造的过程中,飞速成长起来。
其中的佼佼者,在蒸汽机的研发中功不可没,也凭此脱离了普通工匠的范畴,成为科学院的中坚力量。
尤其是一名叫蒙坚的青年人,天赋出众,从中脱颖而出,当上了科学院的副院长,地位仅次于房植。
但实际上他才是主持科技研发的领导者,房植是以其资历和威望,成为院长的,其职责更偏向于行政和教育。
对于“电”这个东西,通过格致学,他们早已略知一二,也曾经进行过类似的小实验。
所以说,刘志才觉得时机成熟,可以进行电力开发了。
面对发电机的图纸,蒙坚两眼放光,仿佛饿了三天的老虎看到了美食,恨不得直接扑上去。
他是个科技狂人,有着研发者的严谨和狂热,对于每一种新的科技,都如饥似渴。
当然,现在的他们,无论陛下拿出什么稀奇古怪的图纸,都不觉得惊讶了,也不会去追根问底。
“陛下,这就是发电机?”
“是的,这就是燃料发电机。”
汽油、柴油这样的字眼,暂时不好解释,用燃料两个字来代替,还算是比较准确的。
紧接着,刘志详细介绍了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燃料发电机是由燃料机和发电机组成,燃料机作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