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质问(3/4)
如今不过两三年的时间,陛下便自毁长城,不知做何感想?”
老实说,张陵和尹颂的质问,不无道理,在这一点上,刘志确实利用了君王的特权,无视了朝廷制度。
在张陵之后,剩下的人也都陆陆续续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他们怕刘志发怒,说得比这二人要委婉许多,但意思却是相同的。
刘志一直静静的听着,脸上的表情很平静,给予了他们充分的尊重。
“诸位的意思,朕都清楚了,因为之前商量时,没见谁有反对过,所以便以为你们都同意了。
既然如此,那下次朝议,我们再重新商议抗疫方案,如何?”
皇帝的态度是难得的温和,不过话里话外的敷衍意图,也十分的明显,让人有一拳打进棉花堆里的无奈。
若是换做别人,皇帝既然做了让步,又好声好气的说话,可能也就退一步算了。
可尹颂却没那么好糊弄,仍然一板一眼地回道。
“听闻河南尹那边,已经集结了大批物资,准备马上启程送往九江郡,不知陛下为何不与群臣商议?”
运送物资的事,虽然没有通过朝议,但刘志并没有刻意隐瞒过,所以消息稍微灵通点儿的,基本上人人皆知。
“确有其事,不过并没有动用国库钱财购买,而是从内库支取的,因此便没有与大家商量。”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根据户部的消息,刘志最近确实曾经大量调动钱财,且去向不明。
而最近除了这批物资,国家并没有其他大宗的支出,结果万万没想到,那批救援物资,居然是刘志从自己私库里拿钱购买的。
众人一时都有些惭愧,陛下自掏腰包救灾,他们非但不支持,还在这里百般阻挠。
袁汤皱了皱眉头,“臣请问陛下,最近调动大量国库钱财,又是做了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心中凛然,差点就被他给带歪了,忘了这一茬。
“此事朕正要跟诸位商量,文书都草拟好了,正好各位都在,你们就都看看吧。”
说罢便让内侍分发了一份卷宗,里面的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南洋诸国的情况,列出了他们对于大汉的重要性。
重点介绍了黄金半岛和叶调国的情况,还有象牙海湾对于将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当初朝廷在广州造船,是得到了整个外廷支持的,彼时陆上丝绸之路刚刚开通,全国上下都十分看好。
尤其是那些在贸易中尝到了甜头世家大族,更是举双手欢迎,所以对于海路的探索,人人赞成。
楼船成功建造完成,邓演被派往南洋探路,也都是大家知道的事情,只是他一去就是一年多,而且还毫无音讯。
再加上疫情危急,忙乱之下把这事情给忘记了,也是情有可原。
如今看来,承恩公邓演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完成得十分完美,甚至大汉在悄无声息中,又多了一处海外领土,扩大了疆域。
无论哪朝哪代,开疆扩土都是莫大的功勋,哪怕对于皇帝来说,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荣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大汉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汉武帝,依然是整个朝代的骄傲。
这消息真是意外之喜,瞬间缓和了气氛,众人心情激动,立刻拱手向刘志道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