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加元服(2/4)
说干就干,当天刘志就召集画师,让他们照着自己的草图,画出了长筒形望远镜和普通指南针的详细图纸。
又召集相关工匠,与他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解说,这与水泥和火药不同,不需要再进行长时间的试验和研发,只需要照做就可以了。
东汉的手工艺品,工艺已经十分高超,镂空、掏雕等高难度技术早已广泛运用在玉器上。
而水晶在此时也是玉器的一个重要分类,称之为水玉,多产于东海郡一带。
纯色系水晶在此时并不是最尊贵的,但道家方士却很推崇,认为乃玉之精英。钟天地之灵秀,食之可增加体内的灵气。
对于玉器的切割,雕琢,打磨和抛光技术,当时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准。
所以,琢磨两块凸透镜和凹透镜,对于皇家的顶级大匠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几天的工夫,指南针和望远镜就做好了,刘志检查了一下,有些细节还是有偏差。
于是指导他们又进行了二次修改,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做出来的成品便已经差不多了。
望远镜经过他的测试,由于过于简单,放大的倍数不太高,也就六倍左右。
而且还有个大缺点,幻光现象严重,使得望远镜里呈现的远景有些五彩斑斓,严重影响了清晰度。
经过他的反复回忆和揣摩,又进行了多达几十次的改进和摸索,最后终于制造出了比较清晰的成品。
而且放大的倍数也提高到了十几倍左右,完全可以满足航海或者行军观测的需要了。
刘志对这个效果很满意,又让工匠做了双筒望远镜,感觉工艺成熟之后,便一口气做了几十副。
派人给远在边疆的各位将军,一人送了一副过去,还附上了详细的说明书。
他给望远镜起了个很有古代神话色彩的名字,千里眼。
这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领兵打仗的指挥官来说,简直如有神助。得到此物之后,个个都欣喜若狂。
有了千里眼,打仗的时候,只要选择一个地势高的地方,就可以纵观全局,随时随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平时也可以拿来观测敌情,防止偷袭,还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对方的布阵和工事情报,简直就是太神妙了。
至于指南针则生产得比较多,因为用得到它的行业实在太多了,军队的探子,商队的向导,矿脉和道路的勘探等等。
有了它们,再整合全国的力量,造几艘高大坚固的楼船,然后遴选最有经验的水手和船长。
进行试探性的航海行动,一边走一边绘制海图,并重金寻找沿途有经验的水手,开拓出几条相对比较安全的水路。
将宋明时期开创的海上丝绸之路,提前几百上千年呈现出来。
作为现代人,他很了解海域的重要性,谁能成为海上强者,也就相当于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但他不希望把一切寄托于运气,所以开拓安全的航道,至关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