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何至于此(3/4)
这一年来他兢兢业业,一边镇压流寇,一边借机整顿吏治,一点点收复土地。
虽然收回的部分不多,但却有效震慑了那些手段猖狂的豪强,令得他们有所收敛。
正当情况慢慢步入正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却打乱了他的计划,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不过,在他的游说下,这次救灾许多大户都出人出力,态度十分积极。
不为别的,只因为他规定,按照田亩数量出人救灾,如果所出人数不够,灾后清算土地,多余的就认定为自动放弃了,将直接收归为王田。
这一招真是绝了,让那些世家豪强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哈哈,据说这还是去岁的大考魁首陈寔首创的,如今青州等地修缮水利设施,都是按此标准招募人手,短短几个月,已经风行各地,迅速取代了旧有的制度。
他有信心,只要熬过了这个灾年,以后会越来越好,当然前提是别再有新的灾祸发生了。
建和三年的夏天,风起云涌,无形的气氛笼罩在洛阳上空,空气中流淌着奇怪的感觉。
黄琼近来心情很沉重,江东洪灾越来越厉害,朝野上下流言四起,这是阴阳紊乱,天地失和,身为三公之首的太尉当引咎辞职,以谢天下。
至今为止,陛下并没有什么表示,这让黄琼陷入了两难之中。
按理他应该主动递上辞呈,大汉一百多年来的规矩不能破,可他却真的不甘心就此隐退。
非是他恋栈权势,只是自己年龄大了,几番大起大落,好不容易才有机会一展宏图,却眼睁睁的要半途而废。
这日傍晚,长史许邑忽然急匆匆的求见,“英公,我得到密报,曹腾从河东郡等地调了四千兵马过来,今夜就到。”
“调兵?”
黄琼愣住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身为太尉居然一点音讯都没得到,可见是陛下特意瞒着他的。
可为什么呢,即使陛下要罢免他,也不必动用大军吧,他黄琼一生磊落,还不屑厚颜赖在朝堂上。
“英公,莫非朝廷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黄琼闭上眼睛,心头一片苍凉,近来他已经明显感觉到,陛下与他关系疏远了,这一次,他又想干什么?
“前几日种暠上奏西羌作乱,难道与此有关?”
不,不可能,荆州和扬州正在受灾,这种时候刘志再离谱,也不可能大举出兵吧,除非他疯了。
黄琼心内隐约有些不安,“我立刻进宫。”
身为太尉,他有着随时出入宫禁的特权,此时刘志还在中德殿批阅奏章,听到黄琼求见,手上的笔一顿,该来的还是来了。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有些牺牲就在所难免,作为一国之君,心肠太软的话,会是个致命伤。
叹了口气,刘志沉声道,“宣他进来吧。”
烛光下,头发花白的黄琼面色凝重,刘志抬眼打量着他,今日才发觉,原来太尉早已是迟暮之年。
“这么晚了,太尉找我有何事?”
黄琼从宽大的袖中摸出一封奏疏,双手递给了身旁的张让。
“这是老臣的辞呈,江东水患,臣身为太尉,理应辞职以谢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