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0(2/3)
“不用说了,这事朕自有主张。”康熙疲惫的摇头打断我。
李德全来到康熙榻前,低声道:“主子,大阿哥求见。”
他说完后半天,康熙一句话也没说,最后挥手道:“让他进来。”然后放下那一直紧捂眼睛的手,盯着我幽幽的道:“瑶丫头,朕让你看出戏,可好?”
我怔怔的看着他,不知道刚才他捂着眼睛时,是不是也和现在一样的神色,总之从他抬手的刹那,他用事实告诉我,他仍旧是康熙,还是那个俯揽众生的九五之尊。原来刚才他牵着我的手,对我温柔的说话,根本是一个梦吗?
我迷糊的依照康熙的安排,走到一面屏风后,听着大阿哥胤禔在外面向康熙请安。
“皇阿玛,儿臣知道您此时心中伤痛,本来不应打扰。但有一事,儿臣实在是隐晦多日,心中难安,左思右想觉得实在不该对皇阿玛隐瞒,所以特来向您禀明,也好请您老人家处罚儿臣隐瞒不报之罪。”胤禔滔滔不绝的说着,我心里随着他的话涌上一片阴影。这种时候,这个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恐怕是没有什么好话的。
“前几日晚上,儿臣看到太子在您帐前徘徊,本来以为太子只是去给您请安,所以儿臣也没怎么在意。可有一次却看到太子往您帐里窥视,儿臣万死,不敢惊扰您,所以一直隐瞒至今。”胤禔的声音诚惶诚恐,完全不像做作之语。
太子胤礽逼近康熙帐篷于裂缝中窥视其起居,意图不轨,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帐殿夜警”。我怎么把这段历史给忘了?心里笑的更苦,没想到所谓的帐殿夜警并不是康熙亲见,而是被大阿哥胤禔告发。但转念一想,大阿哥胤禔一向并不怎么得康熙喜爱,先前康熙也有说让我看出戏的话,显然对胤禔此时要说的事情不相信的成分居多。如果这么推论,康熙应该不会相信并做出一废太子的猛烈举动呀!
果然康熙兴趣缺缺,只是轻应了声:“哦!”却并不接下去,一时屋里的气氛有些尴尬。
胤禔急忙接着道:“皇阿玛,儿臣所言句句属实,如有虚言,儿臣必遭天谴。而且这事也并非儿臣一人所见,有人可以为证。”
康熙听后沉默良久,方问道:“是谁?”
“十三弟,是他和儿臣一起看见的。”胤禔的话掷地有声,像雷一样在我心里炸开。
脑子里猛的闪过曾在书上看到的,十三阿哥胤祥在一废太子中到底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他为什么会被康熙斥责?为什么从一废太子后,康熙对他越发冷落,甚至直到康熙死去,他都没有被晋封。一切显然都要在今天揭开谜底,历史正向我展现它的本来面目。
我应该兴奋,因为我就要知道所有的真相,可我此时完全没有丝毫兴奋之情,因为我不再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我不得不悲哀的正视这一点。
果然康熙立刻宣召胤祥觐见,我躲在屏风后,根本看不到殿上众人的表情,但空气里弥漫的紧张气息却能清楚的感觉到。
我偷偷的从屏风后探出身子,又飞快的缩回去。虽然只匆匆一瞟,但康熙僵直的后背和胤祥垂头跪地的身影还是深深映入我的脑海。
没有人说话,因为大家都在等待答案,我心里也不由紧张,胤祥会说什么?他到底看没看见胤礽偷窥的事情?
**********************************************************************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十八日
“……臣(指康熙本人)自即位以来一切政务不徇偏私,不谋群小,事无久稽,悉由独断,亦惟鞠躬尽瘁,死而后巳。不知臣有何辜,生子如胤礽者,秉性不孝不义,为人所不为,暴戾荒淫,至于斯极。今胤礽口不道忠信之言,身不履德义之行,咎戾多端,难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废斥。”
康熙遣官员去祭天,拿走的那份祭天祷文却一遍又一遍在我耳边响着,因为临去之前,他命大阿哥胤禔念祷文给太子胤礽听,当时我就在旁边,胤禔每念一句,胤礽伏于地上的手便神经质的颤抖一下,直到念完他也没有停止这个动作。
“二弟,你都听明白了吗?”大阿哥胤禔念完后,假惺惺的问着,样子实在令人作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