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8(3/4)
宋金分江而治,南北禅宗之间的矛盾纷争也不少。这次五家七派几乎都有传人来到,面对金国皇帝完颜亮显而易见的南侵野心,禅宗各派都忧心不已,但采取的应对办法却各有不同,而且各执己见,不甘示弱。子瑜听他们辩了数个时辰仍是分不出高下,索性悄悄走出了大殿。
转过回廊,他瞧见天王殿外的石阶上,一个少妇虔诚地一步一叩首,拾阶而上。走得近了,他看清这少妇布衣荆钗,容颜憔悴,竟是一脸病容。子瑜动了恻隐之心,柔声问道:「这位女施主,你所求何事?」
少妇见他虽未剃度,但仪表不俗,也不敢小觑,低声道:「小妇人的夫君在军中当差又跟咱们打了一仗,李将军虽然没输,部下却有不少伤亡,我担心夫君。只能来佛祖面前诚心祈求,只要他平安无事,我甘愿以身相代!」
子瑜叹息道:「女施主,你安心吧。你夫君保家卫国,必是吉人天相的。」
他走得远了,还看见那少妇在殿前长跪不起,喃喃道:「朱郎朱郎,咱们曾在三生石前约定,今生来世,绝不分离,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子瑜心中一动。三生石就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离灵隐寺和上天竺寺都不远,算是西湖一景。它因唐代圆泽禅师和李源的传说而扬名,大学士苏东坡写了《僧圆泽传》记载这个故事。子瑜虽然常年寄居灵隐寺,却并没有特意去那里看过。这时他心念一动,索性信步走了过去。
据说,富家子李源和圆泽禅师是肝瞻相照的好友,两人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圆泽想走陆路,李源却偏要走水路沿江而上。最后,圆泽无奈地听从了好友的意见,还是选择了水路。两人舟行至南浦,遇到水边的妇人。圆泽流着泪告诉李源,自己注定要投胎为她的孩子,本来一直在拖延,所以妇人怀孕了三年还没能生产,但现在既然遇见就无法再逃避了。于是相约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两人有缘将会在杭州的天竺寺附近相见。随后圆泽闭目而逝。
果然,十三年后,李源在天竺寺外遇见了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即是圆泽禅师的转世。两人俗缘未了,只能匆匆一面,洒泪而别。后世就把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为「三生石」。
子瑜沿着小路而行,片刻工夫就见到了那块传说中的石头。石头平凡无奇,上面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还有不少知知己友或是青年男女在石上写下名字,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也有骚人墨客的即景题字。
最应景的是,或许是「三生石上订鸳鸯」这句俗语流传得太广,旁边还建了一座小小的月老祠。祠堂门口镌着一副对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小小的月老祠香火鼎盛,不时有青年男女相偕进去朝拜求签。连从灵隐寺或上天竺寺出来的善男信女,大部分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照例进去参拜一番。月老祠门口的小沙弥收他们供奉的香火钱收得手都酸了。子瑜看得目瞪口呆,心想:就算是浴佛节和初祖诞辰这样的大日子,我们灵隐寺也不见得有这么多香客。果然术有专精,月老的香火钱还真好赚!
这时他眼角余光睨见几个少女从祠堂门口出来,俏皮秀丽,竟然是赵佺身边的梅兰竹菊四美婢。
子瑜一愣,下意思侧过身去,躲进树后,耳畔却隐的传来少女们的说笑声。
「梅姐姐,我看妳刚才在月老像前念念有词,莫不是思春了?哈哈。」
「小妮子胡说!嘿嘿,我呀,是给咱们君侯许愿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