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2(1/4)
意料之中的电话,只是没想到人家“工作”做得这么快,见过一面就开始活动。潜规则实在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我没有一口拒绝,和他在电话里推辞客气了半晌才问,“只是我一个人吗?”
那边见机很快,“如果安小姐想有其他同事一起也行,这个您决定。”
“孟小姐可以吗?”
“当然当然,两位一起赏脸,那是再好不过了。”那边使劲打哈哈。
“不过我不确定孟小姐愿不愿意,她要是不想去,我一个人也就算了。”我发觉装傻很适合我,因为本身不装也傻。
“这个……我想孟小姐是没问题的。”那边委婉暗示,“或者还是让我们来安排?”
听上去,孟绮大概已经与他们私下接触过了。
“对了,突然想起来晚上我还要加班,还是改天吧,今天就算了。”
我以加班为由,将这邀约回绝了。
回到家里,将br前后各期的报告,仔仔细细看完,已是午夜十一点。
对着白晃晃的电脑屏幕,我发了很久的呆。
手机摆在桌边,无声无息,却像有个声音在蛊惑我拿起来,拨出那个熟悉的号码。
手指停留在光滑的按键上,停留了很久,我站起身来,进浴室放水冲凉。
温暖水流漫过全身,我掬水浇湿了脸,闭着眼睛,混乱思绪里慢慢有清晰脉络浮现出来。
我想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像br这样一个公司会犯下明显得不能原谅的低级错误。
参照在纪远尧家里看到的数据,再将br前后多次修改的报告对比起来可以发现,br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生疏漏,而是人为的、不着痕迹的、一次次地,把对市场阻力的评估压低。
专业的市场团队只是一个工具,使用这工具的手,还是我们自己的市场部门。
br方面没有理由做这种导向性修改,他们只需交出客观准确的结果,除非是客户自己希望把研究分析结果向某个方面引导,那么br作为拿人钱财的乙方,也无所谓职业操守,这当中看不见的利益关系还不知道有多少。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市场部门有人做出对公司不利的事。
这得告诉穆彦。
就在将要拿起手机的那一刻,突然想到,这样明显的问题穆彦为什么没注意到?
这个念头令我背后冷了一下,再想下去,冷意加深。
会是他吗?
如果是他,就很好解释br与整个市场部的集体失职。
可又怎么解释纪远尧的“失明”,是穆彦的隐瞒,还是纪远尧根本就对此心知肚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