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2/2)
和别人不同,我到美国后和那些同样来留学的同乡来往不多,因为我和徐谦的关系不寻常,太亲近了早晚让人看出端倪。
仍旧是一边读书,一边赚钱。不过我不怎么了解美国的股市和经济行情,所以在这里赚钱,靠不了什么未卜先知了,只能靠自己的眼光和见识。我略微知道几家几年后升值很快的企业,然后再作研究和预测,赚了不少钱。虽然累,也有风险,可相比我早就知道的那些“行情”,感觉这个赚的更实在些。
学校的图书馆很多,而且有很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名校就是有这样的好处。学业其实不算轻松,但我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待在图书馆里,多好的资源啊,将来回国了可就看不到了。
徐谦在美国适应的很好,开始是天天在家看肥皂剧,猜测里面的意思。我有空就会教他,然后带他去超市,去咖啡店,去画画……他慢慢的就可以和人家简单的交流了。这个人总觉得无论放在哪里都可以生存,除了担心我对他的感情以外,什么也不能让他着急。
还有人欣赏他的画,想要买去,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现在他画画纯粹是因为兴趣和喜爱,完全没有出名得利的想法。
以他的职业,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出名。出名了就要受到瞩目。受瞩目就会被人注意到他的性取向,连带着注意到我。这是我不愿意的。我是个生意人,还是隐藏在人群中本分的做生意好,从来没有出名的打算。
来到这里快一年的时候,父亲决定和那位王阿姨结婚了,其实她没有比徐谦大几岁,但是辈分在那里,没有办法。
我让父亲尽量在我放暑假的时候办婚礼,然后我回北京参加了婚礼。请的人不多,小毛全家,爸爸的几个老朋友,还有我的公司的员工们。
我也留在公司工作,度过了整个暑假。
硕士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得到了一份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也许是导师对我的评价很高的原因。然后拿到了绿卡,一切都顺理成章。
其实以我的资产,完全可以办理投资移民。但是我觉得自己准备还不够充足,不想盲目投资。我对这个美国社会了解还很浅,在学校里待了两年,知道的只是些皮毛。所以打算工作几年再说。在美国置了房产,我和徐谦在这里也算是有个家了。
“为什么要在美国工作?还要拿绿卡?北京不好吗?”
“北京当然好,可是北京不允许同性恋结婚。在这里可以。而且国内对于同性恋的态度还是很严苛,这边就宽松多了。所以即使我们主要还是生活在国内,却不能放弃绿卡,这里可以算是我们的退路。在那边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就到这边来休息,懂吗?”
他的脸刷的红了起来,“结婚?”
“嗯,不过不是现在。还有件事要做。”
“什么事?”
“孩子。”
“……”,徐谦呆住了。
“我的精子,不知名女性捐献的卵子,一个代理孕母,人工授精,然后我们就有孩子了。”
“那……”
“如果你也想要一个和你有血缘的孩子,可以用同样的办法。”
“不……不用……你的孩子就是我们共同的孩子。”
我总觉得他是无法接受这样产生孩子的方式。
然后徐谦全程参与了选择代理孕母的过程。他还想亲自照顾那个成功怀孕的母亲,被我阻止了。这种合同关系,还掺杂了一些伦理因素在里面,最好不要有太深的交往,甚至双方产生感情。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很快我们有了一个黑发绿眼的男孩,除了眼睛的颜色,整体来说还是更像东方人。虽然徐谦说长得很像我,可是我没看出来,那么小小的,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打电话告诉了父亲,让父亲起了名字,“陆念”,父亲说是思念故国的意思,==!!!
其实告诉父亲我有了儿子之后,父亲在那边气坏了,说我怎么连结婚都没有告诉他。
我说我没有结婚,说美国姑娘开放,虽然给我生了孩子,但不想跟我结婚,现在已经拜拜了。
然后父亲就问:“那能确定是你的孩子吗?”
“当然,做过dna鉴定了,是我的孩子。”
父亲在那边既喜又忧,喜的是终于有了孙子,忧的是这个孙子是个混血儿,而且他妈还抛弃了我。要不是我的公司特别的忙,他可能就来美国找我了。
所有照顾孩子的事情,徐谦都亲历亲为,不假手于人。所以我们没有请保姆,难为他倒也能应付自如了。
我知道,这个孩子和他没有血缘关系,所以他想从小和陆念培养感情。
哄完了孩子,徐谦轻手轻脚的钻进被窝里,被我一把抱了个满怀。
“你没有睡着啊?”,他轻笑道,双手搂住我的脖子。
“没有,孩子也快一岁了,我想着我们的事也该办了。”
他还是脸红了,轻轻的应了一声,“嗯。”
拿出戒指,带在他的手上。然后他也帮我带上。他的眼眶红红的。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徐谦三十六岁,在一起八年了。我的人生计划实现了一小半。
我们注册结了婚。简简单单的交换了誓言,连婚礼也没有办。可是徐谦的表情,满足的像是得到了全世界。
孩子快一岁了,再不带回去给父亲看看,他就要抓狂了。我想过了,不管是出于教育考虑,还是出于父亲的感情考虑,都要让陆念在国内上学,直到高中毕业。之后他选择在哪里读大学,就看他自己的意思了。
我的事业中心还是在国内。公司发展的很好,现在回国刚好可以实现我当初的设想。但是在这里辞了工作之后,为了保留住在美国的居住权,我也必须要在这里有自己的事业,这是法律。只是需得是不能让我太费心的事业,若是需要我两头飞那就太不现实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于是我买下了某家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成为了那家公司的一个小股东。当然,这也是需要机缘的,若不是导师介绍了我和那个商人相识,要不是他急着用股份换钱救市,我也没有那么容易就买到。现在美国这边的产业,既不需要wǒ • cāo心,又能稳定升值,是再好不过了。
以后每年带徐谦和儿子来美国住两个月,就当是度假了。
第16章
公司虽然红红火火,但我赚钱的大头一直在股票上和房产上。
在出国前,因为知道房子即将全面涨价,而股市则变幻莫测,更是基本将股市里的资金投进了房产里。当初陆续买了数间商铺,早就租给了别人做生意,如今那些地方的租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