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2/4)
军权归枢密院,地方只有防御性质的厢军。
基本杜绝了地方野蛮生长的可能。
现在李晔下达开海令,地方势力不再被圈禁在土地上,可以组建船队出海,中土丝茶瓷、木器、书籍,随意运到南洋、倭国,就是翻倍的利润,回来带些香料、胡椒、翡翠玉石,直接就是价比黄金的硬通货。
民间的活力远超李晔的想象,早在大唐没有收复淮南、浙东之前,就有不少大商贾随同大食人出海经商。
陆上丝绸之路被隔断,海上贸易蓬勃发展。
海上的利益就放在哪儿,你不拿,别人就会拿。
说不定就养出一个庞然大物起来。
福建王氏不就有这种趋势吗?
大唐和平收复福建之后,最后一块短板也就补齐了。
三市舶司每年收取的关税、商税,就足以让大唐经济腾飞。
刚刚到达升州,李晔就收到了逻些城的八百里加急,李存审重创吐蕃联军,攻陷逻些,陆论藏殒命,张行瑾挟两千众向南逃窜,李存审连场大战,追之不及。
虽然知道李存审必能攻克逻些,但收到捷报,还是忍不住欣喜。
大唐最大的地缘竞争对手已经覆灭,再也没有能限制大唐腾飞的势力。
可惜张行瑾跑了,不免有些遗憾。
不过李存审一战而定高原,也算为大唐节省了国力。
此等名将不愧是国之利器。
“陛下文治武功,远迈秦汉,比之太宗,亦不遑多让。”李巨川看信之后一个火辣的马屁拍过来。
李晔哈哈大笑,“朕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怎可跟太宗相提并论,下己勿再吹捧。”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